2025年7月7日至12日,吴健雄学院书香共度实践团走进内蒙古准格尔旗,开展为期六天的“墨韵同路,镌书于程”阅读分享夏令营,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九中学共同为16位中学生打造了一场融合阅读、实践与文化交流的暑期成长之旅。本次内蒙夏令营中,志愿者在课程设计上深度融合了文化浸润与实践体验,力求营员们能全方位感受。活动初期,通过精心策划的情景演绎和专题辩论,营员们深入内化文本理解,生动展现了《狼图腾》中的草原豪情与《受戒》中的水乡风情。营员们在角色扮演中切身感受人物精神,在围绕“草原生态保护与现代发展平衡”等现实议题的辩论中深化批判性思维,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营员们对文本内涵的共鸣与理解,构建了一个积极互动、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秉持“两地相携,师生相伴”的教学主线,通过情景演绎、专题辩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与差异。夏令营以《狼图腾》和《受戒》两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为核心阅读文本,围绕草原文化与江南水乡的文化对比,志愿者们匠心独运,巧妙设计课程内容,不仅凸显了草原的辽阔壮丽与江南水乡的温婉柔美之间的鲜明对比,还引导营员在跨文化视野中深化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营员们通过情景演绎和专题辩论等方式,生动再现文本内涵。情景演绎环节中,学生们通过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仿佛亲身经历了《狼图腾》中草原英雄的豪迈与《受戒》中水乡生活的恬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与文学体验。专题辩论则聚焦文化冲突与融合话题,如“草原生态保护与现代发展平衡”,激发批判性思维。这些活动强化了文本理解,营造了热烈的互动氛围。
夏令营设置了科学实验环节,包括“柠檬火烤显色”实验等实践项目。营员们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化学原理,如在实验中观察柠檬汁在火焰下的变色反应,直观理解酸碱反应与显色机制。这类实践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好奇心与动手操作能力,还将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手工创作包括“超轻粘土生态沙盘”“江南漆扇制作”项目,营员们使用粘土等材料制作草原动物,在清水油墨下选出多彩漆扇。在创作中,他们融入《狼图腾》的动物元素,将文本意象具象化,锻炼创造力与艺术表达。活动鼓励团队协作,产出富有文化特色的作品。
户外拓展环节设计团队协作任务,如探索当地自然环境或模拟文化寻宝。营员们在实地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趣味问答与民俗游戏,亲身体验内蒙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类实践强化体能、团队精神与跨文化适应力。在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书享团队实践团的精心策划下,本次内蒙古夏令营成功实现了文化理解与实践探索的交融。
实践团通过“文化浸润”与“动手实践”双轨并行的设计,切实提升了营员们的跨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充分展现了高校志愿者在促进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短短六天,两地学子将以书会友,共沐书香,在思想的交流与文化的碰撞中,共同镌刻一段难忘的成长旅程,在书海中扬帆,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