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赴鲁南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员们前往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举措,帮助青年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
举行见面会7月10日上午,团队成员张蕾、马长金、司健、高雨、刘倩来到梁宝寺镇镇政府二楼会议室,举办“海大赴梁宝寺镇乡村振兴研究生调研团见面会”,镇党委组织部李猛主任围绕五大振兴展开介绍梁宝寺镇具体情况。随后,团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赴梁宝寺助力乡村振兴见面会
党建引领聚合力 示范领航促振兴7月10日上午,调研团首先来到梁宝寺新文明实践站,由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该地特色服务品牌,该站主要用于开展一些志愿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
调研团参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学红旗河历史 弘扬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红旗河大会战纪念馆,参观“红旗精神”党史展学馆。该馆以百年党史为主线,讲述了“红旗精神”的历史与成就,主要包括上世纪70年代人工挖掘红旗河、三湖会战精神以及红色将军文化,团队成员认真观看了“红旗精神”展学馆展示的图片,细致了解“红旗精神”的历史来源。
在梁宝寺,"红旗”二字,不单单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精神。它象征着“一心向党、公心为民、不怕苦、勇挑重担、往开来”的梁宝寺人,艰苦奋战、巩固政权、发展生产战天斗地,破旧貌、焕新颜,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跨越。
调研团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梁宝寺镇产业旺 乡村振兴底气足提到产业振兴,有队员表示在第一日前往梁宝寺镇途中,路过了梁宝寺煤矿、红旗煤矿两个煤矿公司,据了解,这两座煤矿为嘉祥县支柱产业和最大税源,除此之外,镇里村里还有不少中小型企业,为还在村子里的百姓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从纪念馆出来后,团队来到嘉祥县梁宝寺镇桐庄村,据桐庄村党支部书记朱玉海介绍,该村是由3个自然村形成的行政村,土地占地2000多亩,现有党员35名,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培育,以及村企联建的蔬菜大棚和养猪场,村集体年收入可高达130多万。桐庄村红旗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拥有可容纳5000吨粮的粮食储备库、烘干塔等从下种到收割的土地托管服务中心,拥有可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的服务场地、不定时帮老人理发和帮扶留守儿童的爱心服务中心及定期组织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的红旗餐厅。另外,该地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要求,蔬菜大棚避免不了的烂果全部运往该村附近的济宁嘉祥光大能源有限公司的大型垃圾发电厂。
调研团在桐庄村红旗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合影
为了突出强村带动,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社,桐庄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整合桐庄、红旗等村土地,依托红旗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统一土地流转、出苗定植、灌溉施肥、病虫防治,联合梁宝寺镇为农服务中心共同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不断拓宽产品销路。朱玉海书记表示该村准备促进种植业多样化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葡萄类水果的种植,联合多家企业促销促发展,带领村民走向更好的未来。
下午,团队成员首先来到嘉祥县梁宝寺镇运河花园新村和村支部书记进行座谈,经运河花园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支部书记孙晓勇介绍,该社区是五村一校整体搬迁,村民共6902人,土地共10500亩,党员116名,现成立运河花园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由村党委负责土地全部流转,部分村民在村镇周边企业上班,该村计划通过引进一些中小型企业、拓展一些加工业,让群众安居乐业,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随后,孙晓勇书记带领团队参观了一些社区党委办的特色服务站,主要包括利用积分提高民众满意度的文明银行,卖佛香的电商直播间,可以出借小工具的“一帮到家”便民服务点、退役军人服务站及“和为贵”社工服务点,孙晓勇书记还介绍到经常举办村晚,提高群众活跃度。据介绍,运河花园村党委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努力服务好基层人民。
调研团成员与运河花园新村党支部书记交流
走生态文明路 共建和美乡村离开运河花园新村,团队成员来到屈店村进行参观,下车后村口的湖庭映入眼帘,湖水十分清澈,还建立了湖边木桥和乘凉亭,环境十分整洁。村口建立一屈原文化展馆,由于村里很多屈姓百姓,据说是屈原后人,故建该馆。
调研团队成员与屈店村党支部书记交流

调研团队参观屈原纪念馆后合影
随后与屈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支部书记进行座谈会,据李书记介绍,该村共1670人,共50名党员,村党委的三会一课定时开展除外出打工人员,在村里的均会前来参加开会,积极参加村里各项活动,另外,该村的生态环保做得特别好,村支委很早就注意到垃圾处理的问题,在路边设立垃圾桶,由党员带头不乱丢垃圾,实现全村共同文明,除此之外,该村投资100万用于下水管道的修理,改善雨季下水道堵塞的难题,重视村内主干道绿化,定期修剪。村内重视生态振兴,拟实行藕虾混养策略,在藕池下面养虾,更大程度的利用资源,争取做到一加一大于二。在文化方面,该村会不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文艺活动,如村晚、广场舞比赛、唱戏比赛等,构建和美乡村。
随后,团队成员一同参观了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主要包括精神文明银行和党员会议室等。
参观完毕,团队成员又赶到高庄村,经驻村书记助理张云鲁同志介绍,高庄村实行党建加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五个大网格下又分为三个小网格,保证人在网中行,事在网中解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在土地政策上,该村也实行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增收20万以上,利用这些集体收入给老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高庄村村民吃水免费;村里设立三个理发店,专门给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过年过节为村民发放福利;补贴医保,为每一位村民补贴120元的医保费用,同时给7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交一份意外保险。村里有两个手套厂,两个服装厂,可以解决驻村村民就业压力。另外,高庄村设有祖祠,设有村规,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美乡村。

团队成员参观高庄村的党史馆
人才是关键 激发乡村新活力
当日晚间,团队成员高雨、司健给松柏镇部分大学生及应届高考生进行了大学生活分享和海洋知识科普。

团队成员在分享大学生活
7月11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共富公司进行调研,据介绍,梁宝寺镇于2022年7月由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出资在县行政审批局注册成立嘉祥兴梁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设有党支部、董事会、监事会,内部管理机构设有办公室、财务室、项目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积极探索“党建+兴梁(共富)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团队成员参观共富公司后合影
随后,调研团队一同来到在引河村梁宝寺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由旧村小改建而成,为了帮助乡村百姓学习技能,增加群众收入,该学院对接职业院校,围绕党员群众急需的电工、叉车、家政、电商直播等实用技能不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培训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帮助120名党员群众实现就业。

调研团团队成员于梁宝寺乡村振兴学院合影
至此,调研团队在梁宝寺镇的调研工作已基本完成。调研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基层工作十分重要,乡村发展需要当代青年注入鲜活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就业时应主动考虑投身到基层工作中,做乡村振兴的接力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