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管学子三下乡:“红绿古新e动队”,走进蒲公英乡村
(通讯员 王阳阳)陈庄村四面环山,山多沟深,气温差异大,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本地蒲公英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山东管理学院“红绿古新e动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组合的形式,于2023年6月7日,奔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陈庄村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访等形式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探寻蒲公英发展新途径,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庄村。
陈庄村多数家庭世代以务农为生,但人多地少,单靠土地讨生活,已无法满足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长清多山,当地不少老百姓常用蒲公英等山野菜做菜、包包子。看到当地山野菜长得比较好,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石英先打起了蒲公英的主意。在她的带领下,当地成立了长馨绿野种植合作社、山东耕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周边土地300多亩种植蒲公英,开发蒲公英系列产品。
首先,实践团队来到陈庄村村民委员会,与村支部书记进行简单交流后,在她的带领下参观了蒲公英基地以及周边土地的开发。通过她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目前村里的蒲公英开发已初具规模,开发出来蒲公英茶多酚提取、蒲公英面膜、蒲公英面粉、蒲公英面条等用途。形成了集蒲公英开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蒲公英逐渐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致富宝”。未来,合作社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与医药行业合作,开发蒲公英更多的用途。
随后,实践团队通过村民采访了解到,合作社无偿为村民提供蒲公英种子和技术指导,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合同,如果收成不好,一亩地合作社给1000元保底。如今,陈庄村及周边8个村的100多户种植蒲公英,解决了12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村支部书记石英先说“不出三五年,吹散的蒲公英将会变成满天星,散落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带动更多的村庄、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
以寸步量蒲公英,以陈家庄讲发展。通过此次对陈庄村的实地调研,队员们了解到了陈庄村的基本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考察,亲身的体验,队员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势在必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队员们将会更清楚努力的方向,明白“三下乡”的重大意义。在实践活动中靠近自己的理想,放飞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