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2024年7月,人工智能学院“筑梦银龄”实践队前往越城区沥海街道阳光敬老院、勤丰村和渔村,开展了“智慧传承:赋能银发族拥抱数字时代”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助力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智慧助老,让银龄乐享生活
来到敬老院之后,成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老人们在敬老院的日常生活情况,并和老人们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许多老人对智能手机充满好奇,但受限于年龄、视力等因素,老人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旨在为老人打造一个安全、便捷的智能生活环境。
实践队以“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形式开展培训。首先,成员们详细讲解了智能手机中一般老年人需要用到的功能,例如字体调节、密码设置、音量调节、手电筒使用等。其次,手把手帮助老人安装常用的APP,并在现场指导教学,帮助老人理解和使用其功能,比如就“怎么导航查路线”、“坐公交车怎么用手机支付”、“去医院看病怎么用手机挂号”等问题做出解答,提升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的能力和水平。
欢歌笑语,趣味互动难忘怀
关注老人们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他们带去专业的知识,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实际中的陪伴。
实践团在理论讲解活动结束后,增加了娱乐互动环节。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们与爷爷奶奶一起进行大合唱《明天会更好》。欢快的音乐响起,成员们挥舞着双手,嘴里唱着轻快的乐曲。爷爷奶奶们好似也被感染。哪怕不知道在唱些什么,也依旧跟着一起挥舞双手,享受当下的欢乐。
温情流动,实用知识记于心
团队成员还来到社区走访调研,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关智能产品使用方面的困难。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不少受帮助的老年人,对团队成员表示了感谢和认可,表示收获满满。
走访过程中通过一对一、面对面、亲临指导的方式,团队成员耐心向老年人传授智能手机的使用与信息检索技巧,有效促进了老年人运用数字工具获取健康资讯的能力,显著增强了他们拥抱互联网信息的自信心与参与热情,助力消除“信息鸿沟”。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筑梦银龄”暑假社会实践队深入辽阔田野,以健康信息优化为桥梁,以科技为笔,以智慧为墨,共绘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行走于各个村落,倾听乡土智慧,洞悉银发需求,以专业视角助力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此次周至之旅,实践队成员以其蓬勃朝气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照亮了这条广阔道路上的每一个角落,共同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通讯员:沈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