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守护蓝色瑰宝,共筑海洋保护梦

时间:2024-08-27     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为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实践队支教课程设置提供重要的素材来源。为助力后宅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播种海洋文化自信的种子,激发他们的海洋保护意识,从而在艺术教育和实践能力上实现双提升。实践队结合学校教育资源需求和当地各式文旅资源,于7月20日开展以“守护蓝色瑰宝,共筑海洋保护梦”主题的海洋文化教育课程和粘土课程。

图1:实践队成员抵达后宅镇中心小学

一.海洋文化:心灵的蓝色启航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更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孕育着无数生命奇迹,比如白海豚、海狮、海豹、蓝鲸等等。南澳县,这座镶嵌在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与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对于生长在南澳县的孩子们而言,海洋不仅是生活的背景,更是值得深入探索与学习的宝库。在海洋文化课程中,实践队成员通过播放海洋动物的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以此为契机引出了主题教育的核心话题——海洋保护。这不仅激起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也为实践队成员介绍海洋文化提供良好开端。

图2:学生观看海洋文化课程视频

   在课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和极具特色的动物图片向南澳县的学生们科普海洋生物种类,海洋发展历程,海洋面临的威胁,在探索海洋发展历程中,实践队成员还加入了“小小海洋保护家”的互动环节,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加深对海洋的了解,增强学生海洋保护的意识。


图3-4:实践队成员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二、粘土创意工坊:指尖上的海洋世界

   如果海洋文化教育课程是学生们心灵的蓝色启航,引领学生们探索未知的广阔海域,激发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那么粘土课程则是学生们创意灵感与手工艺术的梦幻交织,在粘土课堂上,实践队成员介绍了粘土制造的工具以及使用过程、捏造粘土的基本形状手法技巧。五颜六色的手工粘土成为学生们手中最神奇的魔法棒,这些柔软的彩色泥,在学生们灵巧的手指间被拉扯、捶打、揉捏,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逐渐形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作品。从活灵活现的螃蟹、触角舞动的章鱼,到闪耀光芒的海星,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不懈努力。在粘土课程中,通过实践队成员的耐心指导,学生逐渐熟练基本的粘土塑形技巧。

图5:实践队成员讲解粘土捏造技巧

图6:学生粘土作品展示

三、成果展示:心灵共鸣与成长见证

    眨眼间支教活动悄悄拉下帷幕,实践队组织了一场成果展示会,并且邀请了学校领导共同欣赏学生们的作品。展示会上,学生们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过程中的趣事和感悟。他们的作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充满了童真和创意。无论是灵动的章鱼、宁静的海豚,还是色彩斑斓的珊瑚、形态各异的贝壳,都深切展示出学生们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此刻,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的展示厅欢声和掌声交织相应,这便是本次支教活动最响亮的回音。

图7:学生介绍作品和分享感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此次支教活动,实践队发挥自身艺术专长,用热情和耐心点亮学生刻苦好学的灯塔,只愿携知识与关爱而在至,留下无限希望与可能。在这片海岛风光与淳朴民风交织的土地上,实践队员们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也为南澳县后宅镇的明天添上了青春的色彩。

图8:实践队成员与学生合影

 

作者:广州新华学院红舟澳行社会实践队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红舟澳行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