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阳光下,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2024年,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革命先辈,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为了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学子们踏上了“红洛之途 筑梦青春”的社会实践征程,他们将足迹遍布洛阳的红色圣地,探寻那些镌刻在时光深处的红色记忆,感悟那些激励人心的革命精神。
第一章:红色根脉,洛阳见证 ——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的红色传承
中共洛阳组见证了早期共产党员为革命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洛八办见证了革命先辈们投身抗日救亡的大无畏精神。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参观学习,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铿锵誓言和坚定信仰。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抗战精神的力量,学习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的英勇斗争。
2024年,我们即将迎来建国75周年这一伟大时刻。洛阳,作为红色精神的摇篮,滋养着革命理想的火种;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先辈的英勇奋斗;作为青年的教育基地,激发着学子的报国之志。在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里,青年学子们汲取着革命前辈的智慧和力量,他们铭记历史,珍视现在,更怀揣梦想,展望未来。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入党宣誓 河南科技大学 佘一龙/摄
第二章:革命火种,洛阳传承 —— 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的红色印记
洛八办见证了革命先辈们投身抗日救亡的大无畏精神,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见证了早期共产党员为革命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社会实践团队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深入了解了河南第一个党组织的成立背景,感受到了革命火种在中原大地上燃起的热烈与激情。通过参观纪念馆中的图片、文字和文物资料,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在洛阳这座历史名城,青年学子们深刻感悟到革命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他们将这份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先贤雕塑合影 河南科技大学 佘一龙/摄
第三章:农耕智慧,洛阳印记 —— 洛阳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的农耕精神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见证了老一辈创业者为新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付出的艰辛与探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国内首个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他们了解到了中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巨大转变,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体现。博物馆内的历代农具和现代农机,不仅反映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体现。
在洛阳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农业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他们将这份对农耕文明的敬意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憧憬,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展板前合影河南科技大学 佘一龙/摄
第四章:党建精神,洛阳践行 —— 洛阳党建馆的革命初心与使命
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见证了早期共产党员为革命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洛阳党建馆则见证了革命先辈们投身国家建设的初心与使命。社会实践团队在洛阳党建馆中,通过“初心篇、使命篇、担当篇”三个展示板块,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党建馆的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如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让党员们再次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在洛阳党建馆前合影河南科技大学 佘一龙/摄
在洛阳这座红色精神的摇篮中,青年学子们汲取着革命前辈的智慧和力量。他们铭记历史,珍视现在,怀揣梦想,展望未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将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不懈努力。
随着“红洛之途 筑梦青春”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河南科技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刻的感悟,重新踏上了归途。他们在洛阳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土地上,不仅学习了革命历史,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奋斗的种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建国75周年,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我们期待这些青年学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指导老师:张红、张雨薇
团队负责人:毛宇博
文稿:高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