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教育,共筑希望之光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志愿者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24年7月中旬,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向阳而生一扶老助幼活动”三下乡实践团在丰都县树人镇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开设了声乐小课堂、手工制作、科学小课堂、心理健康辅导等多个项目,志愿者们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为乡村的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7月15日,在树人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开展了一节声乐课,通过肢体活动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声乐课教授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用歌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感恩。歌曲的学习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音乐素养,更让他们在歌声中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7月16日,在树人镇学校的操场上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一起参与了舞蹈的学习。帮助孩子们重建了自信还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和反应能力。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他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7月17日,在树人镇家庭教育互助会我们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体验课”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制作了各种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专注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亲手制作,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7月18日,在科学小课堂中,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验中学习密度,学习三原色等原理,培养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们在探索与发现中快乐成长。
7月19日,实践团志愿者进行了英语教学,旨在通过视觉、听觉及互动等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了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与发音和一些实用的基础单词。这一课程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字母和单词的理解与记忆也为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他们智育方面的发展。
7月20日,在前面剪纸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创作、发展,开展本次课程旨在弥补美育的缺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将审美原则运用于所有学科之中,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最后传递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为提升国民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塑造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助力,从而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7月21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一堂名为“饼干风波”的课程。希望通过这一堂心里健康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误解、避免误解,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被误解的人的心情,减少误解的出现。
在本次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为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上的关怀和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乡村教育的建设中来,共同为乡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