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的阳光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基层志愿服务’的三下乡活动 。
一、活动开展前言:引领大学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动员大学生投身“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三减一节”、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等活动,深入开展节约粮食主题宣讲和社会实践。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立足“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结合“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普通话推广、敬老爱老、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助残帮扶、亲情陪伴、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青年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的意义与目的:
1. 提高居民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通过实践活动,使当地居民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激发其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的动力。
3.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4. 促进城乡文化交流:通过大学生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促进城乡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5.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等多方面能力。
三、实践方法:
1.前期筹备: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培训,筹集活动经费、物资,制定活动方案。
2. 实地考察:了解活动地点基本情况,与当地政府部门、村民沟通,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3. 活动开展:按照规划好的活动内容,分组实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总结: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借鉴。
5. 跟进服务:持续关注活动地点的发展,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开展线下志愿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经历
上图志愿者正在打扫街道卫生
志愿者正在整理共享单车
(图/陈川东)(文/陈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