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箱征集曲,问卷探民意;同台共唱演,传统韵更生。
时间:2024-09-06 阅读:
为了给啰儿调注入新活力,2024年7月25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绕梁遏云啰儿调”非遗振乡创新高实践团抵达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展开了一系列旨在振兴和传承当地独特民歌啰儿调的文化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设置投稿箱、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组织共唱共演等形式,深入探讨和推广这一珍贵的民族音乐遗产。
在黄水镇的民族文化广场,实践团成员精心设置了多个啰儿调投稿箱,鼓励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积极投稿自己心中的啰儿调旋律或歌词,以此收集民间的创作灵感和对啰儿调的个人理解。这些建议和作品将被整理并用于未来的研究和演绎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投稿活动,实践团还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公众对啰儿调的认知程度、情感联结以及对非遗文化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啰儿调持有深厚的情感,但也有部分年轻人表示不太熟悉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这一发现促使实践团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与传播。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实践团与当地艺术家及居民共同参与的啰儿调共唱共演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人们不分老少,齐聚一堂,用歌声交流感情,用旋律传递文化。这不仅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了啰儿调的魅力,也为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提供了平台。
经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增进了对啰儿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社区沟通和协作。他们体会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不只是学者的工作,更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每个行动都有可能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需求和挑战,学会了如何结合理论与实际,将非遗保护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实践团成员意识到了作为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这将激励他们未来继续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了解、欣赏并传承下去。
通讯员:周训燕,周庆莹。
作者:啰儿调振乡兴 来源: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