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赴永康“匠心永康”实践服务团来到丽州(永康古称)开展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在永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工匠大师特有的殊荣,而成为了永康企业家精神和城市精神的代表。团队以五金文化为切入口,通过五金指数透析五金产业的发展现状,走访企业,从新内涵追根溯源,走入永康的大街小巷,进一步挖掘传统手艺匠人所创造的“永康工匠”精神内涵,把握以“百年锤炼、臻于完善”为核心的“永康工匠”精神在时代发展中的脉络。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联系到了国家级根艺美术大师黄宽宏先生。来到宏天根雕艺术馆后,黄师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对根雕独到的见解。随后,我们前往舟山镇初级中学学生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在这里看到了同学们一件件颇具灵气的木雕作品。黄师傅表示:根雕功夫养身亦修心,传承根雕艺术,更是传承其深刻于心的工匠精神。成员们由此深刻感悟到:只有心怀家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人,才能真正地行担走四方,成为肩挑时代的赶路人。
板书《荷趣》
学生根雕作品
团队还步入唐先镇石桥头村,寻访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狮图的两位传承人,胡根基先生和翁苏安女士。历经数百年文化的洗礼,九狮图技艺逐渐改进,到如今它以更加壮阔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在采访过程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九狮图作为世界文化瑰宝的独有价值和长久魅力。
采访胡根基大师
演示操作九狮图
历史上的永康以“百工之乡”闻名于世,五金产业源远流长。打金打银是永康“百工”中一项传统手艺。团队于7月16日上午抵达金银器匠人集聚的村落——石柱镇江瑶村,拜访了永清金店的胡永清师傅。
在介绍打金打银手艺时,胡师傅表示:“金银打造虽入门易,然欲登堂入室,则需数十年如一日的技艺锤炼。”面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传统金银匠人的坚守颇为不易,为寻求传统打金打银技艺的新生,胡师傅在传承的基础上摸索着创新,多种怀旧款银器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了当代人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手工制作的向往。
复古的银扁担
定制的金银礼品
金银不仅能做首饰,还可做壶,做雕塑。团队离开永清金店后,拜访了在永康市掌声工坊艺术馆的两位大师——陈松波大师和程志芳大师。
访谈获悉,2005年开始两位大师各办工作室,合力研究银雕工艺。谈及初衷,陈大师说道:“早年我们从日本进口银器,觉得自己的手艺没法跟人家比。但我坚信真正的工匠精神就是源于中国,中国人不必崇洋媚外。”两位大师通过“一片造”“铜包银”“铁包银”等技艺制作了许多精美银雕,用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匠的实力。
陈松波大师介绍银壶
7月16号下午实践团来到了芝英镇,有幸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应远志师傅。为了更好地体验锡雕工艺过程,应师傅手把手教学成员们如何打锡树叶。一只手拿着钉子对准提前画好的纹路,另一只手拿着锤头向下敲击打孔,一个孔挨着一个孔紧密地排列着,直至雕刻出完整的树叶纹路。在传承上,现在应师傅的工作室成为了芝英小学的校外实践基地,他也被邀每周去学校教学。同学们在动手创作中感受着传统锡雕的魅力。
应远志师傅演示
体验打锡树叶
永康工匠,以匠心筑梦,以匠魂传世。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洪流中,他们不仅是技艺的守护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永康工匠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卓越,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