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领会与传承红色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担当时代的重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夯基石,‘齐’绘坦途”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在指导老师管峰的带领下,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让青年学子深刻感受这座城市浓厚的红色底蕴,在革命精神的洗礼中筑牢信仰之基。
在江桥抗战纪念雕塑旁,管峰老师在现场为队员们开展了一堂“行走的党课”,他详细地讲解了马占山将军率领爱国将士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那段觉醒不屈的历史。管峰老师向团队成员强调:“江桥抗战不仅是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成员在聆听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先辈们坚定必胜的信念和救国于危难中的气概。团队成员李同学在参观后表示:“站在和平广场,仿佛能听到当年抗战的枪炮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为进一步了解齐齐哈尔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团队成员前往齐齐哈尔市江桥抗战纪念馆开展深入学习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用过参观“东北危局”、“抗战首枪”、“孤军奋战”等6个展区走进了那段悲壮英勇的历史。展馆内陈列了近百余件江桥抗战将领使用过的实物、侵华日军的物证和大量珍贵图片。躺在玻璃展柜中的件件文物、讲解耳机中的机械音,向团队成员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真切地领悟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精神,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柯同学表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我深受感动,先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要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实地参观结束后,团队基于实地参观感受召开了总结研讨会,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展开热烈讨论,管峰老师进行总结:“红色教育不仅要入脑入心,更要见行见效希望同学们把爱国情怀转化为报国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会议最后,他们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思考继续前行,将实践感受和结果转化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更具体的可行方案,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在实践中成长,让青春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绽放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时曾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精神。”“‘砼’夯基石,‘齐’绘坦途”实践团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身体力行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扎实的实践精神,展现了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在生活和实践中深刻铭记革命历史,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业添砖加瓦。
出品|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宣传部
图片|李卓越 刘一涵
文字|刘沫含
校审|管峰 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