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三行寻暖意·青春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队怀着崇敬肃穆的心情先后走进中原英烈纪念馆与郑州烈士陵园开展参观活动。队员们在历史的回响中重温峥嵘岁月,在英烈的事迹里感悟初心使命,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与党性教育。
中原英烈纪念馆坐落于郑州烈士陵园内,是一座集纪念、教育、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馆内珍藏着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原大地无数英烈的历史遗物与精神遗产。上午9时,实践队队员们有序入馆,幽暗的灯光与厚重的历史氛围瞬间将众人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图为实践队员讨论新青年报纸 通讯员刘爽欣 供图
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不屈的抗争史,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颗赤诚的报国心。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展区,泛黄的《新青年》杂志影印件、锈迹斑斑的传单模板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百年前中原青年追求真理、救亡图存的呐喊。走到“抗日战争时期”展区,一组复原场景令人驻足:破旧的煤油灯下,几位身着粗布军装的战士围坐在一起研究作战地图,墙上的标语“还我河山”遒劲有力。这是根据1944年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寇的史实复原的场景,当时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收复失地百余处,谱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的壮歌。在“解放战争时期”展区,“二七大罢工时的工人群像”雕塑群令人动容:手持铁锹的工人眼神坚毅,受伤倒地的战士仍紧攥拳头,展现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自由与尊严奋起抗争的悲壮场景。
图为实践队员端详英烈遗物 通讯员段依凡 供图
离开中原英烈纪念馆,实践队队员们移步至郑州烈士陵园主园区。这座占地近300亩的陵园内,长眠着2000余名革命烈士,他们中有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勇士,有在解放战争中冲锋陷阵的英雄,也有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国家、建设家园而牺牲的模范。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队员们整齐列队,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祭奠仪式。队员代表敬献了花,全体成员向纪念碑三鞠躬,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阳光透过松柏枝叶洒在洁白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个人: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的馈赠。

图为实践队员为烈士墓献花 通讯员李东阳 供图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更在英烈精神的感召下坚定了理想信念。“青年一代要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缅怀英烈中明确方向。”指导老师说,“希望队员们能将这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原英烈纪念馆前合影 通讯员舒佳乐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