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活力。为深入探究乡村水果产业发展现状,近距离感受果农劳作日常,积累第一手调研资料,7月17日至1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郭南村翁家寨村阿杜家葡萄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葡萄采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全程参与葡萄采摘,详细了解果实分拣、包装等后续流程,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拉近了与乡村产业的距离。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带着笔记本和调研工具来到阿杜家葡萄园,果农师傅已在园内等候,热情引导成员们深入果园。园内种植多种类型葡萄,不少葡萄串外层还套着印有“葡萄专用套袋”字样的白色纸袋,师傅向大家展示刚摘下的空套袋,介绍这种套袋在春天坐果时就要套上,能防鸟啄、防虫咬,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果皮开裂,从而提升果实品相和售价。他提到,尽管套袋会增加人工成本,但能显著提高果实商品率,整体核算仍属划算。
在介绍完葡萄品种和种植管理基本情况后,师傅开始演示葡萄采摘的正确方法。演示过程中,他强调剪枝需贴近果蒂,避免留过长枝丫刮伤其他果实,同时禁止硬拽,以防损伤葡萄藤影响来年结果。
演示结束后,成员们分组尝试采摘。师傅在行间来回查看,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示范纠正,指导成员掌握阳光玫瑰的剪枝力度和巨峰葡萄的成熟度判断标准——紫黑发亮、捏着稍具弹性为最佳,颜色发暗、手感软塌则不宜采摘。在师傅的指导下,成员们逐渐掌握窍门,采摘速度稳步提升,将剪下的葡萄串小心翼翼放入铺着软布的竹筐。

图为果园里的部分葡萄品种 赵文瑞 供图
图为守护果实生长的白色套袋 赵文瑞 供图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再次来到葡萄园协助采摘。凭借前一天的经验,大家动作更为熟练,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挑选成熟果串,有的专注采摘,有的则将装满葡萄的竹筐搬运至果园门口空地处等待后续处理。
分拣间隙,实践团成员拿出提前准备的调研问卷,围绕葡萄种植和销售向师傅请教。谈及不同品种葡萄的市场反响,师傅表示,阳光玫瑰近年颇受欢迎,因口感好、带香味,深受年轻人青睐,价格可达每斤二十多元;巨峰作为老品种认可度高,虽价格不及阳光玫瑰,但销量稳定;醉金香因果肉较软,运输易损坏,主要在本地销售,销量一般。她强调,种植品种的选择需依据市场需求调整,否则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白费一年辛劳。
提到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师傅提及极端天气影响最大,去年夏季高温导致葡萄晒伤,前年大雨造成果实开裂,均带来不小损失;尽管使用套袋,仍需定期打药防治病虫害;此外,人工成本逐年上涨,采摘、分拣都需雇工,使得利润空间被压缩。成员们认真聆听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不时追问细节以深入了解情况。

图为实践团向果农咨询水果产业相关情况 赵文瑞 供图
此次葡萄采摘实践,是团队乡村水果产业调研的一环。后续,她们还将走访当地农产品市场、加工企业,持续挖掘产业发展信息,为乡村水果产业研究积累一手资料。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切身体验果农采摘劳作的艰辛,熟悉水果从采摘到初加工的完整环节,为后续调研果农销售模式、助力乡村水果产业发展筑牢实践根基,将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产业,为探索乡村水果产业升级路径积累一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