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7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乡村特色水果产业销售瓶颈,在翁家寨村开展了以销售模式专题访谈与果农经验交流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长安区作为西安市重要的农业产区,翁家寨村的樱桃、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以口感清甜、品质优良闻名,但长期以来,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不畅,导致优质水果 “酒香也怕巷子深”。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水果产业销售环节的痛点与难点,搭建果农间的经验共享平台,并结合专业知识为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图为团队初期调研图 赵文瑞 供图
实践团按前期规划分为三组,分别对接村内三家果农,开展销售模式专题访谈。访谈前,成员们再次梳理调研提纲,确保涵盖销售渠道构成、各渠道成本占比、利润空间、季度销量波动、客户群体特征、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政策支持需求等核心内容,为获取全面、精准的一手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在与果农面对面的交流中,团队重点聚焦销售渠道现状,细致了解传统批发、电商平台、采摘体验等不同模式的实际运作情况,深入分析各渠道的成本投入、利润空间及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打破信息壁垒,实践团还组织果农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鼓励农户分享在果树种植技术、销售策略、果园管理等方面的成败经验,现场气氛热烈。结合管理、营销、艺术等专业知识,成员们围绕市场信息获取、品牌形象打造、产业链条升级等方面提出新思路,为果农拓宽发展视野。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图 赵文瑞 供图
针对果农们提出的销售痛点,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针对直播带货的售后问题,建议采用“泡沫箱+冰袋+防震网”的三层包装,并设计“售后反馈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对于批发渠道压价问题,提议三家果农成立临时产销联盟,通过统一报价、分时段供货来平衡市场供需,增强议价能力;关于社区团购渠道,成员们表示可协助对接学校周边社区的团长资源,并提供订单管理表格模板,降低运营门槛。

图为实践团成员记录调研信息 赵文瑞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振兴绝非单点支持,而是需要构建系统化的能力建设体系 —— 既要破解眼前的销售难题,更要培育可持续的发展动能。这不仅包括销售渠道的优化,还涉及种植技术的更新、品牌意识的提升、产业链的延伸等多个方面。果农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调研与交流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新思路,增强了发展信心。有果农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埋头种好果子就行,现在才明白,卖得好同样需要学问。” 实践团将继续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结合长安区的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努力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与建议方案,方案中还将包含针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为果农提供更科学的决策参考,为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