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精神,积极响应“百校同心八闽行”专项活动号召,2025年8月5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听风传梦闽西实践队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重走闽西段中央红色交通线,追寻英雄足迹。
文化旅游的宣传脉络:永定文化旅游局问访实践队首站拜访永定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与文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兵团重点项目负责人苏秀萍女士深入交流。苏秀萍结合永定区文旅发展实际,系统阐释了当地推进产业融合的创新思路与务实举措。她强调,永定区正深度整合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资源,将文体旅融合列为重点工程,其中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挖掘与活化尤为关键——既要忠实还原历史原貌,更要通过文旅融合让红色故事焕发生机,使革命精神浸润人心。
稻浪深处的革命惊雷:金砂旧址群见闻 阳光在云层中湮灭,实践队踏访金砂镇西田村金谷寺,悄然变化的天气仿佛昭示着历史的更迭。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刹肃穆庄严,1928年8月见证福建省首部《土地法》诞生,寺前百亩稻田化作"抽多补少"政策试验田。轻抚殿柱上深刻的斧镰印记,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听见农民分得土地时的震天欢呼。1961年,金谷寺列入省级文保单位,永恒镌刻着闽西土地革命的壮阔史诗。

烽火长工的赤子情怀:张鼎丞纪念馆追思 青砖灰瓦间,松柏肃立。纪念馆序厅内,张鼎丞同志手握书卷的汉白玉雕像目光如炬。在讲解员张燕的深情讲述中,队员们重温了这位从永定暴动总指挥到共和国检察事业奠基人的峥嵘岁月。
展柜中一封1959年返乡手札令人动容:"我永远是人民的'长工',要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头最软的地方。"字字千钧,昭示着共产党人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的赤诚初心。
永不褪色的赤色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展陈馆解码 展馆外立面的"赤色飘带"造型,象征三千公里交通线如血脉贯通沪港汕闽赣,直抵红都瑞金。1930年秋冬,周恩来同志曾斩钉截铁指示:"宁失苏区县,必建交通线!"
"风展红旗""虎口夺路""血脉永续""薪火相传"四大主题篇章,借助微缩场景、沉浸投影等技术数字化重现交通员凭"一盏马灯、一双布鞋、一条暗语",护送二百余位领导干部穿越封锁线的铁血征程,激荡着摧不垮的革命豪情。
青年宣言:让红色血脉奔涌新时代 为夯实研究基础,实践队转赴永定区图书馆集中查阅史料。在馆员专业指导下,队员们研读了《永定红色交通线史料汇编》《闽西革命根据地文献选编》等珍贵典籍,系统梳理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在永定地区的历史脉络,为后续红色资源传承研究奠定了坚实根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此次重走红色交通线,引导青年在沉浸体验中将红色基因熔铸血脉,将初心使命化为行动。红旗漫卷先锋路,青史辉映后来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学子正以青春之我,续写中华苏维埃血脉的时代华章!
撰稿 | 听风传梦实践队 章芯羽 张雨欣摄影 | 听风传梦实践队 韩晓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