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南京艺术学院“梅韵薪传”实践团踏上了前往梅兰芳纪念馆与社区的旅程,开始学习调研与志愿服务项目。此行,他们怀揣着对中华梅派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忱,积极投身于传承梅派艺术的行列,力求探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精神内核,并助力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抵达梅兰芳纪念馆后,实践团成员们迅速进入角色,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之中。其中,部分成员主动承担起为游客讲解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地向游客传递梅派艺术的精髓,他们深入研究讲解内容,熟练掌握讲解技巧。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这些讲解员们运用通俗易懂且饱含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地向游客们介绍了梅派艺术的特色与魅力。“梅兰芳先生在艰难时期仍坚守艺术底线,这种家国情怀真的很打动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更多人了解梅派艺术背后的精神力量。”一位团队成员感慨道。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对梅派艺术的深入讲解,不仅让游客们对这一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身也对梅兰芳先生的艺术坚守与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为游客讲解梅派手势)
带着从纪念馆汲取的珍贵感悟,实践团走进了附近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绘画活动。活动现场,老人们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引导下,手持画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为了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理解梅派艺术,实践团成员们结合在梅兰芳纪念馆的所学所感讲解了梅派艺术的历史渊源、表演特色及经典剧目。在他们的讲解下,老人们不仅在绘画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对梅派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位李姓老人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在电视上看京剧,只知道好看,今天通过绘画和解说,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的门道和故事。许多老人在结束创作后,兴奋地分享起自己的作品与感受,有的还回忆起年轻时观看京剧演出的场景,纷纷表示仿佛重拾起一份久违的文化记忆,重新点燃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老人进行绘画创作)
从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到社区的银龄课堂,“梅韵薪传”实践团在行走与陪伴中,深刻领悟到了“守正创新、家国情怀”的厚重内涵,也体会到了“以形传韵、以艺载道”的生动实践。
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方向。他们意识到,梅派艺术的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浅出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人们从实践中真正感受到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们计划将此行凝练出的坚守与创新感悟带回校园、社区与更广阔的舞台,让梅派艺术在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开花,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