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乡村夏令营里的“科学魔法”点亮童心

    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
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乡村夏令营里的科学魔法点亮童心
  在宁夏杨柳村党校暑期夏令营的课堂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小实验正在上演:牛奶里下起“彩虹雨”,白纸显露出“特工密信”,纸巾架起“彩虹桥”……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精心设计的科学小实验课程,以贴近生活的材料、趣味十足的操作,让乡村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科学的温度,成为夏令营中最受追捧的特色课程。
牛奶里的气象奇观
  “快看!黄色的‘雨’要落下来了!”在“牛奶彩虹雨”实验台前,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透明水杯中盛满浓盐水,支教老师指导孩子们用滴管将混有黄、蓝、紫等色素的牛奶滴入水中——圆圆的色块先是在盐水表面轻盈漂浮,仿佛停驻的云朵;片刻后,色块慢悠悠向下飘落,在水中渐渐晕染、交织,化作一场温柔绚烂的“彩虹雨”。孩子们的手指不自觉地跟着色块轨迹舞动,眼神紧紧锁定杯中的流动色彩,小脸上写满对这一奇妙现象的好奇。
白纸上的秘密揭晓
  “特工密信”实验则充满了探秘的乐趣。孩子们用棉签蘸取掺有维生素C的溶液,在白纸上写下心中的小秘密,纸面始终一片空白,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而当支教老师将碘伏溶液均匀喷洒在纸上时,那些隐形的字迹竟如被施了魔法般清晰浮现。“我的名字出来了!”孩子们举着显现字迹的白纸反复端详,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随即拿起棉签在纸上涂抹,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这“显形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纸巾上的色彩会师
  两个装满清水的玻璃杯并排摆放,一杯滴入红色色素,一杯滴入蓝色色素,中间架起一张折叠的纸巾,两端分别浸入两杯水中。支教老师刚讲解完操作步骤,孩子们便俯身观察:红色与蓝色的水沿着纸巾纤维缓缓“爬升”,像两支奔赴约定的小分队,最终在纸巾中央相遇、晕染,形成一道从红到紫的渐变彩虹。“它们真的碰到一起了!”孩子们的欢呼声里,满是对这一“会师”场景的惊喜。
瓶盖上的喷泉密码
  塑料瓶身被戳出小洞,瓶盖扎上细孔,瓶口套紧一只气球——“喷泉实验”的装置刚摆好,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围观。按照支教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按住瓶身小洞,往气球里吹气、加水,松手的瞬间,水从盖孔喷成小喷泉;当用力捏瓶身时,水柱猛地窜得更高。“我来试试!”“要用力捏才行!”孩子们排着队轮流操作,在水花飞溅的笑声中,直观感受到了气压的神奇力量。
教室里的流星坠落
  拉上窗帘的教室稍显昏暗,溶解了维生素B2的水被手电筒照亮,立刻泛起朦胧的微光。轻轻晃动容器,那片光随着水流灵动摇摆,宛如夜空中奔跑的流星。孩子们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流动的光,小嘴里轻轻念叨:“是星星掉下来了呀。”静谧的氛围中,科学的浪漫悄然浸润童心。
这些实验所用材料均来自生活常见物品,步骤简单易操作,却能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观察到物质密度、化学反应、毛细现象、气压原理等科学现象。“看到孩子们为‘彩虹雨’惊叹、为‘密信’欢呼时,就知道科学的种子已经播下。”一位支教团成员说。
  不依赖复杂仪器,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用一场场“科学魔法秀”,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更埋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这或许就是暑期支教中,科学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