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河海大学“青果赓续商韵焕新”实践团队前往江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主题调研与实地考察。团队成员通过走访商铺、访谈游客、专题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究历史文化街区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与保护路径,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图1 团队成员在青果巷合影
青果巷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街区整体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建筑格局和风貌,兼具文化底蕴与城市记忆。在为期两天的调研过程中,河海大学实践团队聚焦“如何在保护街区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商业有序发展”这一核心议题,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完成了面向商户、游客、街区管理方等多个层面的深入调研。
实践期间,正值高温酷暑,户外调研面临较大挑战。尽管如此,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配合有序,积极与街区商户与游客沟通交流,克服天气炎热与人员流动等不利因素,确保调研工作稳步推进。
8月3日,团队成员围绕“文化与经营融合”主题,走访街区内十余家具有代表性的商铺,与店主深入交流。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多数商户对街区文化认同感强烈,注重将本地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经营实践。许多文创类店铺坚持原创设计,将常州方言、名人典故等元素融入产品设计;餐饮类商铺则在店面布置、菜品命名中巧妙嵌入青果巷地域特色,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部分商户还在经营过程中增加文化陈设与互动元素,使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
图2、3 在商铺内访谈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与多位游客开展简短访谈,了解他们对街区文化保护现状及商业业态的看法。大多数游客对青果巷“修旧如旧”的建筑保护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表示认可,并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沉浸式文化项目,以提升参观游览的趣味性与文化深度。
图4 与游客交谈
8月4日,团队专访了青果巷街区管理方负责人,围绕“保护机制建设”“商业招商标准”“文化传承创新”等问题展开交流。负责人表示,青果巷街区始终坚持“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的核心发展理念,通过制定细致的建筑保护规范、严控开发强度,确保街区整体风貌的连续性与历史肌理的完整性。在具体操作中,街区规定历史建筑核心结构不得随意改动,功能改造必须在不破坏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实现“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在商业发展方面,街区坚持“文化优先”原则,引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商户入驻,使商业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机载体。对于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引流困难与宣传不足等问题,街区正积极筹划整合资源、打造统一文化体验平台,助力商户共同发展、共建品牌。同时,负责人也指出,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存在天然张力,唯有在文化底线之上注入时代活力,才能实现“新旧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图5 和青果巷负责人交谈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切身感受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也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互促共赢。保护是前提,发展是动力,唯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古老街区焕发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