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的七月,暑气裹着辽河的水汽漫进娘娘宫村。我们的三下乡队伍刚把行李搬进村委会,就被一群追着问“老师好”的孩子围住——这场乡村助教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遇,从一开始就浸着泥土的芬芳与热忱。
实践队结合乡村教育实际需求,为当地小学生开设了趣味课堂。志愿者们通过绘本故事、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解爱国主义、科学小实验等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针对留守儿童居多的特点,队员们还设计了心理疏导小课堂,用倾听与陪伴填补孩子们的情感空缺。
在爱国主义教育环节,队员们以“家乡的红色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短视频、情景剧等方式,讲述辽沈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带领孩子们制作“爱国主题手抄报”,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原来我们家乡有这么多英雄,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一名小学生的话道出了活动的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环节,队员们创新形式,将当地红色资源融入教学。通过播放辽沈战役纪录片片段、讲述锦州战役中的英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引导孩子们表达爱国情感。
活动期间,实践队还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述娘娘宫村的发展变迁与奋斗故事,更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振兴与爱国情怀的紧密联系。志愿者们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在服务乡村中成长,未来将继续用青春力量助力基层发展。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娘娘宫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担当,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
来源:航海大学航运学院
作者:何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