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阡陌生光”团队在姑苏古城区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在第一天,他们深入姑苏古城区的吴门桥、平江、双塔、沧浪等街道,足迹遍布长州路小区、慧珠弄小区、养蚕里小区等多个老居民区,以实地走访、街头采访、问卷调研等方式,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生活与社区发展的心声。
在烟火气十足的吴门桥街道社区公园,团队成员与老人们围坐畅谈。其中一位保安叔叔一边填着问卷一边说说道:“巷子里住着不少老人,上下楼梯费劲,要是能给老楼加加装电梯,出门能方便很多。”调研中发现,居民们对古城区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熟络的街坊邻里关系充满眷恋,同时也期待在古城保护的前提下,改善生活条件。
调研数据显示,姑苏古城区老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如部分老楼电梯覆盖率低,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约40%的受访者反映适老化改造存在形式化、实用性不足的情况。而在社区服务方面,80%的老人对现有养老服务满意度较高,但渴望更便捷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和更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社区养老食堂的菜品丰富度、老年活动的频次等也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们对古城保护有着强烈的意愿,70%的受访者希望城市更新能将侧重点放在房屋修缮与安全加固、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公共空间增加上,在改善生活的同时,留住古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他们既盼居住环境改善,又忧熟悉的社交空间消逝、生活成本上升,担心改造与古城特色“水土不服”。
基于调研结果,苏州城市学院“阡陌生光”团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形成了针对性的建议。团队提出,在姑苏古城区保护与发展中,应兼顾历史文脉传承与民生需求满足,推动适老化改造与古城风貌保护相协调,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布局,促进医疗资源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搭建便捷的服务平台。(苏州城市学院阡陌生光团队:王若曦、孙洁、章怡、葛臻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