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8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赋矩阵团队前往江苏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调研。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实践应用,聚焦AI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企业管理,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展厅参观:深耕科创二十载,铸就行业标杆作为发源于中国科学院的高科技企业,江苏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力。公司从早期专注电子材料研发起步,逐步拓展至多领域产业布局,如今已成为国产环氧塑封料行业的骨干企业。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公司核心产品环氧塑封料已斩获32项发明专利授权与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行业内树立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环氧塑封料作为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大家电、照明、光伏、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5G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众多产业领域,其质量与性能直接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科化公司展厅。陈许玥 供图
互动交流:AI赋能,驱动制造智能化升级在科化公司员工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了环氧塑封料的全流程生产。从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到配料混合、混炼压片、打饼成型等环节,严谨规范的质量把控体系让人印象深刻。工作人员介绍,科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伴随制造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可以满足先进封装、汽车电子等高端环氧塑封料生产需要。智能混炼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并分析温度、压力等参数,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智能质检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大幅提升了检测精度,基于物联网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则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AGV物流系统与MES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物料运输的智能化与全流程数据追溯。

图为团队成员与科化公司员工交流。陈许玥 供图
财赋矩阵团队成员围绕“AI在制造业规模化管理应用”与科化员工深入探讨。AI技术不是简单的工具叠加,而是渗透到生产、管理全链条的神经中枢,让过程更精准、更高效、更可控。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调研,深刻理解了“智能制造”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智能系统协同构建的实战体系。科化的智能化实践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案例,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智能制造财务分析、智能生产过程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智能生产场景,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合影。陈许玥 供图
结语此次对江苏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让财赋矩阵团队直观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实践力量,也为理解“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路径提供了宝贵视角。团队将持续深化相关研究,推动AI 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助力校企协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为培养服务国家半导体产业振兴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共同守护“中国芯”,共筑强国梦。(通讯员 陈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