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钱币里的“时间旅行”,了解不同的交易方式

    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缘溪渔双溪口小队
钱币里的“时间旅行”,了解不同的交易方式
2025年暑期,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 实践团队缘溪渔双溪口小队奔赴双溪口小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我们日常交易用到的货币——钱的发展历程,于是我们的大学生老师们便通过PPT带领着同学们开启了一趟趣味横生的钱币里的“时间旅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没有钱,是用什么买东西的呀?”刘佳奇老师的问题刚说完,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小手。
“用石头!”“用水果!”“用玩具!”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刘老师笑着拿出一张贝币的图片:“猜对啦!古代人用贝壳当钱”。他举着图片走到学生中间:“看,这些贝壳是不是很漂亮?因为贝壳不容易找到,所以大家都愿意用它换东西——比如3个贝壳换一只鸡,5个贝壳换一件衣服。”
“老师,我见过贝壳!”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同学突然喊起来,“我去海边捡过,可是为什么现在不用贝壳当钱了呀?”刘老师摸摸他的头:“问得好!后来人们发现贝壳不够用了,而且容易坏,就发明了更结实的钱——比如金属做的铜钱!”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叮——”这时候另一位老师,唐源老师拿出一枚仿真铜钱,放在投影仪下。“看,铜钱是圆的,中间有个方孔,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方便穿绳子!”“不容易滚走!”孩子们的回答此起彼伏。唐老师点头:“对啦!中间的方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带很多钱也不会丢,古代人是不是很聪明?”
这时,有位同学突然举起手:“老师,我奶奶家有个铜钱,是不是和这个一样?”唐老师笑着说:“对呀!说不定你奶奶的铜钱还是古代人用过的呢,那可是很珍贵的历史礼物~”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接下来,我们要穿越到现代啦!”唐老师拿出一张10元人民币,“看,这是我们现在用的钱,是不是比铜钱轻多了?”并用PPT为同学们详细地展示了我国人民币的发展历程,通过图片让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人民币的变化。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之后他又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支付界面:“现在呀,我们 even 不用带钱,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付钱,比如买冰淇淋、买文具,是不是很神奇?”。“我知道!我妈妈用微信买过蛋糕!”有同学说。“我爸爸用支付宝交过电费!”其他同学也忍不住开始跟着喊。唐老师笑着说:“是呀!现代的钱变成了‘看不见的数字’,但它的作用还是一样的——帮我们买需要的东西。”
这堂“钱的由来”课,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有生动的互动、有趣的故事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它像一把“历史钥匙”,打开了同学们对“钱”的好奇之心,也让“珍惜财富”的种子悄悄种进了他们的心里。
对于大学生老师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 当看到孩子们因有趣的课堂而绽放笑容,因一句鼓励而眼神发亮,便深刻理解了 “三下乡” 活动的真谛:用青春的温度焐热乡村教育的土壤,用创意的火花点亮孩子们的求知眼睛。虽然我们仅能用两周的时间陪伴孩子们,但希望我们交给他们的东西可以让他们在成长中有所收获。同时对于参与其中的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这场夏日里的相遇,早已超越了 “支教” 的定义,成为一段关于热爱与责任的青春注脚,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的公益事业。
通讯员 刘佳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