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 激扬青春力量——“寻革命之路·筑信仰之基”实践队

    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近日,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革命之路·筑信仰之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任武娟的带领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汉阴县杨弃将军故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之旅。此行旨在追寻将军足迹,感悟革命初心,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故居内,一件件斑驳的实物、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无声地诉说着杨弃将军光辉的一生。实践队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深刻体悟将军从秦巴少年成长为开国少将的峥嵘历程。他投笔从戎、矢志报国的坚定选择,他在抗日烽火与解放战争硝烟中的英勇无畏,以及他在和平年代为新中国建设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无不生动诠释着“忠诚、坚定、担当、奉献”的红色基因内核。将军故居不仅是一处历史遗存,更是一座矗立在青年学子心中的精神丰碑。

通过此次沉浸式学习,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将军用生命熔铸的革命精神,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从杨弃将军等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下午,实践团走进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原三柳小学,如今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温暖。这里被精心改造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筑梦之家”,成为孩子们学习、游戏、感受关爱的乐园。近日,一批关注乡村教育与公益事业的人士到此参观,深切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公益实践中的生动延续与创新表达。

三柳村这片土地,曾浸润着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热血与信仰。如今,曾经培育知识幼苗的校舍,虽已褪去琅琅书声,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筑梦之家”的诞生,正是将红色基因中“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核心要义,转化为解决留守儿童实际困境的务实行动。它让曾经的教育阵地,蝶变为守护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爱心港湾,实现了红色精神在空间与内涵上的双重传承。

走进“筑梦之家”,明亮的阅览室、温馨的活动室、充满童趣的游乐区……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关怀。驻村工作队、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如同当年扎根群众的革命者,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具象化为日常的陪伴、课业的辅导、心灵的抚慰。他们以耐心与爱心,填补孩子们亲情陪伴的缺失,守护其身心健康,点亮他们的梦想之光。这份持续不断的关爱,正是红色精神中“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在和平年代的鲜活注脚。

“筑梦之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去处,更在于它是一处无声的“红色课堂”。志愿者们在陪伴中,潜移默化地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故事传递给孩子们。这些故事,如同播撒在幼小心灵中的种子,悄然滋养着他们爱国、感恩、坚韧、向上的品质。让红色基因在下一代的血脉中流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参观者无不感慨,“筑梦之家”是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伟大的精神永不褪色,它可以从烽火硝烟中走来,也能在关爱与奉献中焕发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这片曾经见证革命理想的老校舍,如今正用爱与行动,书写着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照亮童心的动人篇章。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