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培根筑梦,智链乡童:青年力量点亮乡村少年科技梦,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培根筑梦,智链乡童”社会实践队
乡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青年是民族复兴的未来。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精神,助力培育一批扎根乡土、心系乡梓,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的本地青年力量,7月4日起,西安理工大学“培根筑梦·智链乡童”社会实践队走进西安市临潼区油槐初级中学,为这里的孩子们架起一座连接高校科技资源与乡村青少年成长、乡村发展需求的桥梁。
 

“智志双扶”话讲解,知识播种乡村希望
         实践队员首先向在场学生分发了专项调研问卷。问卷重点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对乡村规划概念的认知程度,二是其对科技文化在乡村场景中应用的理解,三是在青少年视角下乡村规划、科技文化与乡村发展的内在关联逻辑。

       “科技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智能小车主讲人李连成以趣味问题“小车如何‘看懂’路线”开篇。他选取循迹模块、超声波避障两大核心点,以初中反射知识为基础,通过类比和实物演示让抽象知识变生动。当抽象的公式变成小车灵活避障的身影,知识便有了沉甸甸的力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用课本知识创造奇迹“的种子。

         无人机模块负责人吕世阳以“会飞的眼睛”作喻,结合实物讲解飞行原理,链接国家数字乡村建设需求,介绍其在农田测绘、灾害巡检等乡村应用场景。当队员们指着无人机机身上的螺旋桨,解释“四个旋翼通过转速差实现升降与转向”的基本原理时,学生们盯着那些飞速转动的叶片,突然明白:原来这看似灵巧的飞行,背后是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精准配合。

         焊接部分主讲人杜诗典为学生们系统讲解了焊接基础知识,涵盖焊锡丝握法、电烙铁使用技巧及各类工具功能,学生们盯着他手中的电烙铁,看那烙铁头轻触焊盘,焊锡丝以45度角倾斜送料,瞬间形成饱满的焊点,像给电子元件系上了牢固的“金属纽扣”。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张恺伟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结合城乡发展现实需求,抛出“为什么要进行乡村规划”这一核心问题。随后,他详解乡村规划师的职业内涵,系统阐释这一职业的时代价值,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然扎根。

“实践赋能”精指导,实干夯实强国根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孩子们深度感受科技的魅力,实践队特意准备了全套焊接工具。队员分组开展“一对一”实操教学,从电烙铁持握稳定性训练,到焊锡融化时机把控,再到标准焊点成形技巧,队员们通过耐心示范与细致讲解,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体悟工匠精神,筑牢科技创新基础。

         无人机飞行体验同样让孩子们大呼过瘾。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两位同学很快掌握了遥控器的操作要领,他们操控着无人机绕学校飞行一周,还为同学们拍摄了合影,操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掌握一项技能,更在于搭建起跨学科知识的桥梁。

“协同振兴”齐奋进,携手绘就振兴画卷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与高校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实践团队与油槐初级中学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基地建立为契机,持续加强协作,共同致力于在孩子们心中根植深厚的乡土认同感,打破乡村青少年对“乡村=落后”的刻板印象。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