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慢城“慢”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长寿慢城是乡村振兴的成功示范,为探索慢城“慢”生活的“快”发展,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研行长寿·探寻乡影”实践团来到长寿慢城体验“慢”生活。
时代激流勇进,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与这里格格不入,乡村倡导的“慢生活”是乡村特有的优势。慢城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发展却不慢,慢城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农旅融合之路,为慢城带来了新空间。漫步在慢城,能感受到属于当地人独有的自在生活,慢而紧凑,怡然自乐。
“慢”理念 “慢”是慢城的主基调,集“慢食、慢居、慢行、慢游、慢购、慢娱”等一体的生态园区是慢城的产业支柱。“慢”理念的核心不是慢发展,而是依托当地优势,打造文旅品牌,让“慢”态度成为地区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旅游,由此带动慢城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带着相同的经营理念继续完善慢城的业态。民宿,垂钓,亲子游等相关业态也得到充足发展。长寿慢城已然是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域。
“慢”发展 刘青松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长寿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展馆。橘乡福地·长寿慢城是其特有的品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国际慢城理念结合,打造现代生态农业文化展示区、现代田园休闲度假新目的地。长寿慢城项目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践团成员感受到“慢”生活背后的新力量,新想法。长寿慢城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能,青年人更需要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之中,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杨程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