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文润山城气自华 赶赴“四同”感振兴

时间:2023-08-27 关注:
集大“习”思浦源实践队:文润山城气自华 赶赴“四同”感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浦城走深走实、见行见效。6月29日,集美大学“习”思浦源实践队走进浦城博物馆、浦城美术馆和四同体验基地,感受浦城传统文化、美学艺术魅力和党溪村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为浦城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1. 以文物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坐落于梦笔大道北侧的浦城县博物馆,是一所全新的综合类历史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纵览浦城历史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陶豆、陶尊、三袋足陶鬶,青铜时代的青釉三系原始瓷盂,西晋时期的青釉瓷虎子……实践队跨越时光与浦城历史文物对话,深刻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在二楼的浦城历史文化通史展厅,讲解员沿着时间主线为实践队介绍猫耳山商代窑群遗址,牛鼻山遗址、锦城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在浦城交通史话、文化遗址集锦等主题展厅,实践队感叹先贤的智慧,历史的厚重激发出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实践队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浦城历史、璀璨文化、古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断加深对浦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而浦城文化的画轴,也在一个个文物背后的故事里,逐渐鲜活起来,深入每一个队员的心中。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浦城博物馆,不仅让尘封已久的浦城文物活了起来,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浦城历史文化的平台。浦城博物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彰显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以文物赋能,助推浦城乡村振兴。
2.以艺术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浦城美术馆是梦笔文化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之一。美术馆为原点,与梦笔文化产业园内其他建筑构建集艺术、文创、图书、公园、城市会客厅于一体的“多维空间”,以文创带动特色生态旅游,从而推动浦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讲解员告诉实践队,梦笔文化产业园项目将以美术馆为引爆点,引流研学资源入驻浦城,同步推动在全县各乡镇打造一批乡村特色写生基地,以发展美育研学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艺术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美术馆展现浦城人思接千古面向未来,在碧水丹山间延续着文明的风貌,开创着繁华的新篇。实践队队员透过一幅幅精美油画,见碧水丹山,赏艺术文明,悟时代精神,感受文化艺术魅力,写意美学荡涤心灵。

3.赴“四同”体验,感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在游览完廖俊波家风家教展示馆后前往四同体验基地,切身感受党溪村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现实逻辑与高质量发展。
管厝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一面保护生态环境,增强软实力,探索“双领办”模式,各村走“一村一品”发展路子,党溪村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实践队员在此参观了樵夫家园茶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蜂蜜体验馆、张丽石头彩绘馆深入了解该基地打造“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的“四同”体验运营模式,深刻理解此地形成的统一承接、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的“五个统一”管理制度,开创乡村旅游的新风尚。

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充分认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汲取传统家风文化美德,树立新时代优良家风。以党建引领“家”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廖俊波“孝、仁、勤、恒、廉”的好家风,为更好地推动“四同”家风体验模式运营出谋划策,致力于共同实现农文学融合、党建富民强村、乡村振兴富强国。
 
作者:集美大学习思浦源实践队 来源:集美大学习思浦源实践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