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破旧立新,探寻五四共富历程|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9-04 关注:
破旧立新,探寻五四共富历程|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以智为‘引’,妙手回‘村’”实践服务团赴全国文明村——德清五四村,以人物访谈、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的方式探索学习优秀乡村“智”理经验,揭秘数字引领乡村振兴密码。

五四村地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村域面积5.6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623人。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0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万元。近年来,五四村以数字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数字智联重塑乡村时空、数字管理助力乡村智治、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首先,实践团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五四村党总支部书记——孙国文进行采访。对于“五四村最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的问题,孙书记回答,“ 2000年,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村民大多外出务工,耕地抛荒率高达40%。”为改变这种困境,孙书记认为,还得从农村的根本——土地上做文章。他指出,土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就是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要成立浙江省首家以老百姓为董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时应采用从年轻人到老一辈的渐进式顺序开展思想发动工作。就此,整个村庄的土地流转集中工作前后历时八个月,四年内就使整个村的土地实现了100%的流转。

随后,实践团成员问及孙书记管理五四村村民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智慧。孙书记说,“以前村里没有专门的治理小组,直到2002年五四村开始实行村民小组长制,将整个村分为14个村民小组,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实现了体制革新。”           
最后,孙书记指出,如今,五四村还走上了“农业+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道路,探索建立了“企业+村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成立了德清五四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下午,在孙书记和村委会成员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围绕五四村数字化建设展开了一系列走访活动。实践团了解到,五四村的数字赋能建设包括了数字农业、数字就业、数字健康、数字商贸等。在五四村村委会大楼中一张三维实景数字地图——“一图感知五四”格外亮眼,包含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和乡村治理五个模块,涵盖环境治理、水域监测、危房监测、智慧气象、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120余项功能。这张地图包含五四村内各种设施,被称为五四管家。

团队来到了生态农业发展基地,了解到了五四村的数字农业,五四村成功转型发展数字生态农业,设立中国红玫瑰生态园和兆祥生态农业,并让数字为其赋能,致力于农业种植,农业管理,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可视化管理。

对于健康问题,五四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药房。乡村医生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鉴于村里老年人数量较大,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药房免费为他们用药,这不仅局限于村内百姓,一些来五四村旅游的游客遇到突发疾病也可以享受到便利。药房还建立了线上问诊办公室,对不方便出行的村民进行远程会诊”。“云诊室”的建立让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数字化手段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实践团走进了木芽乡村青年创客空间。因为木芽的创立,更多有梦青年回到故乡办起了民宿,助推“民宿管家”成为新职业。木芽乡村创客空间负责人沈海蓉介绍,截至目前,创客空间已服务企业17家,孵化企业12家,入驻企业销售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采访、走访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千万工程”实施大背景下五四村乡村治理、智慧乡村的发展状况,不仅看到了五四村创新发展背后付出的艰辛与不易,更看到了五四村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真实印证了“乡村振兴,老百姓是主人翁”这句箴言。五四村基层治理的优秀经验,不仅树立了乡村智治的全新名片,也为新时代青年提供指引,为全国各村积极探索开发乡村治理新模式起模范带头作用。
 
 
作者:陈颖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