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三湘四水,岸芷汀兰”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来到慈利县林业局,就“慈利林业治理”方面向专业人士开展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提到,林业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在“防”而不在“治”。要想持续增绿增景,需由政府发挥“牵头”的作用,各单位积极配合实施相关工作。

(图为林业局相关人员正在介绍政策)
一是要生态保护全方位覆盖,水土保持常态化治理。“有好山才有好水”,而“好水”则需来自“好树”。林业专家向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近年来所开展的项目以及取得的成效,加强采伐监督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退耕还林等。
二是要多方共同协调,提高公民自觉意识。
“护林造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专家如是说道。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将重点放在“防”而不是“治”。通过多部门协作,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常态化治理。更要拓宽宣传渠道,充分调动全县林农参与营造造林工程项目,突出生态惠民。加快推进林旅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慈利县江垭国有林场杜仲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以种质资源库为契机,创新林旅产业融合新模式,拟建设打造“张家界森林科技健康产业园”。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的“守田”思想、重治理却不重预防,以及水电站的冗余等,但“增绿、护绿、活绿”仍然是不变的中心导向。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习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推动多元共治。

(图为团队成员在林业局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