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生态农场,实现优质优价
旅游业在近年来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热点力量,为学习生态农场经营经验,探索集种植休闲观光一体的生态农场发展成功之路。7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赴漳州市长泰区“三泰耕读主题”鲜食玉米调研实践队在叶德练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长泰区陈巷镇雪美村参观学习绿港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图为实践队参观农场种植基地
图为实践队同园区负责人深入探讨农场经营模式
绿港园农场以种植绿色农产品为基础,扩展休闲观光、研学项目。农场经理叶芳连带队员参观种植和观光园区,并展示园区规划与发展建设历史。农场自2008年转型升级为农产品休闲娱乐研学一体化生态农场。单一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在坚持绿色种植的高昂人工成本下,难以维持。赋能生态农场,发展休闲研学等活动,拓展生态农场功能,延长产业链,把利润留住是关键。
受主要种植农产品莲雾等不耐储存、不耐长途运输的缘故,远途电商难以实现,外包直播成本高昂,该农场尝试直播带货以亏本告终。但农场团队并未气馁,他们在把握好原有销售渠道下,突出绿色食品的特色,定位高端用户,打造品牌,与众多大型连锁水果店达成合作,持续供给厦门、漳州等周边城市,解决了销售渠道的问题。

图为实践队同园区负责人深入探讨农场经营模式
农场在做好农产品销售的同时,积极探索娱乐板块的建设。开创了多个文化节活动,在果蔬的生长期,充分利用农场场地,同兴趣辅导机构合作,互通资源,合作共赢。积极同各中小学合作,吸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扩展农场业务和名声。同旅行社合作,加入周边旅行路线。
队员们发现,农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变化中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探索多方合作,扩展农场功能。这样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推动了农场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农场如何加强自身团队建设和维护相关合作方的良好关系是农场娱乐板块的重难点问题。实践队将会继续参观学习其他农场,进一步思考生态农场的发展前景,总结可盈利的生态农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绿港园合影留念
信息员:文/胡慧婕 图/胡慧婕、雷太英、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