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为深入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农林大学“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安溪华侨职校,调研蓝印花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与传承情况,并与代表性传承人陈国瑞进行了访谈交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探讨,也是对传统手工艺复兴的一次深度探索。
讲解蓝印花布的历史(何慧灵摄)
在非遗传承人陈国瑞老师的介绍下,师生一行深入了解到,安溪县蓝印花布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蓝印花布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很多困难。
聆听蓝印花布工艺(王欣瑜摄)
陈国瑞老师分享了传承蓝印花布的心得,强调结合现代设计与市场需求,推动其创新与市场化。他致力于将这一技艺推广至更多学校和社区,鼓励年轻人学习,以传承和发扬蓝印花布文化。
实践活动合影(吕柯佳摄)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蓝印花布这一非遗项目的现状和挑战,也提供了一个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契合点的机会。学生们表示,作为青年学子,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助力非遗保护,为实现文化振兴、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曹自立 孙彬彬 何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