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西安理工大学“智”红“渭”来实践队来蒲城县调研红色文化

时间:2024-07-24     阅读:
蒲城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灿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7月22日,西安理工大学“‘智’红‘渭’来——数智赋能渭南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到蒲城县调研红色文化发展情况,实地感受“蒲城·西安附近的远方”文旅品牌打造情况。
7月22日上午,团队来到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学习杨虎城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绩。馆内展出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记录了杨虎城将军一生的历程。队员们驻足观看西安事变等珍贵历史图片、实物以及杨将军和张学良、蒋介石、邵力子、寇遐等人书写的条幅、屏风等珍贵文物。深刻学习为西安事变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非凡贡献的杨虎城将军等人的革命事迹和永垂青史的不朽业绩。


随后,团队赴桥陵镇义龙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包森故居参观学习。包森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被叶剑英元帅誉为“中国的夏伯阳”。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播火平西、纵马冀东,将抗击日寇的一腔热血洒在了祖国壮丽山河之上,最好的诠释了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队员们认真读了包森的家书,“我自然有我的任务,有我的志愿,老实来说,我对我的志愿情愿拿性命来护卫它”,读至此处,感人肺腑,队员们不禁流下眼泪。据了解,影视剧《双枪李向阳》中的双枪英雄李向阳的原型就是包森。队员们深受感动和鼓舞,表示必将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青春之笔书写新的篇章。


下午,团队赴洛滨镇永富村李仪祉故居参观调研。李仪祉生于1882年,被称为“当代大禹”“一代水圣”,是我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李仪祉为祖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陕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先生毕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兴学执教,凿泾引渭,治黄导淮、整治长江运河,足迹遍布十七省,惠普三秦大地。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李仪祉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以及李氏家族中的一腔爱国情和报国之志,并与故居所在地村支书进行访谈,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宣传和发展情况。


最后,团队赴永丰镇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革命英烈并参观了展馆。永丰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继荔北战役之后的又一激烈战斗,此次战役被誉为“平原歼灭战范例”,粉碎了胡宗南的重点机动防御战术,有力配合了淮海战役。在战役中也涌现出一大批战斗英雄,其中就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队员们观看了永丰战役相关影视短片并学习了英雄人物事迹,身临其境感受先烈精神,追忆革命烈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践行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昂扬气概。和平年代的我们,将继承他们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队员们必将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沿着英雄们的足迹继续前行,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蒲城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有着“将相故里”的美誉。探寻蒲城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践行红色使命,让红色精神在蒲城大地绽放时代光芒是青年一代的奋斗目标。未来,团队讲继续深耕红色文化研究,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力量,传承历史文明,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赵卓娅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智”红“渭”来实践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