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文物则是历史的沉默讲述者。为了推动深层次地宣传国家历史和红色文化,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籽下乡,为爱而行”实践团前往了珙县杉木树社区和白皎社区童伴之家宣讲党史、展示文物,让小朋友们能够直观感受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两者的结合,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这次团队成员策划的“红色记忆与古物新韵”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文化与精神的盛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独特魅力。
历史回响,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为迎接建军节的到来,让更多孩子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团队成员于7月15日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杉木树社区开展了南昌起义历史知识教学活动。团队成员播放了南昌起义相关视频导入课程,详细讲解了南昌起义的背景、起义准备、起义过程、起义意义以及南昌今昔对比。课堂上其中一个孩子谈到“要学习革命先驱者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引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团队成员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孩子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坚韧,理解作为国家未来栋梁如何传承并发扬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为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在杉木树社区开展南昌起义历史知识教学活动)
文物苏醒,文物之声永续于未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籽下乡,为爱而行”实践团于7月16日分别前往宜宾市珙县巡场镇杉木树社区和白皎社区开展了“假如文物会说话”活动。团队成员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切入点,为孩子们细致讲解了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具有艺术性、故事性、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文化类微短剧。接着,团队成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其中一个孩子提到“在火烧圆明园那段历史中,外国侵略者采取‘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烧掉’的方式,掠夺中华瑰宝,而我们作为新时代栋梁,应该为保护中国文物贡献力量”。这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探索之旅,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图为在杉木树社区开展“假如文物会说话”活动)

(图为在白皎社区开展“假如文物会说话”活动)
学习党史,传承雷锋精神新风尚为了更好宣讲党史,实践团于7月17日前往了杉木树社区、白皎社区的童伴之家组织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为小朋友们讲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让雷锋的故事和品质深入人心,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现场,实践团的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让小朋友们了解到雷锋叔叔是一位热爱劳动、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好榜样。此外,通过观看雷锋事迹短片,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和感人之处。小朋友们还学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用歌声传递雷锋精神。通过这次讲解,小朋友们明白了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举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分享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体悟。他们表示,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此次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小朋友们不仅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还激发了他们学习雷锋、争当美德少年的热情。
(图为在白皎社区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图为杉在木树社区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随着这次主题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不仅带着小朋友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领略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段旅程,也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史与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