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践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于“以竹代塑”产业体系的构建,致力于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及市场应用拓展等全链条的协调发展。此行旨在提升“以竹代塑”的动能、产能与效能,助力环保减塑事业,实践队于7月14日至16日深入南平市政和县,实地考察并学习当地竹制品企业的先进技术。
政和县,这片被自然赋予丰饶竹林资源的土地,凭借其温和的气候与充沛的雨量,成为了竹子生长的沃土。依托近3.1万公顷的竹林资源,政和县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成功将竹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的璀璨明珠。全县超过220家竹具工艺加工企业,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竹制品市场的广阔天地。茶具、餐具、家具、灯具、竹炭、竹工艺品及茶竹空间等七大系列,近3600种产品,不仅展现了竹产业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更彰显了其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无限潜力。
首日探访:竹制品企业,见证技术创新
7月14日,实践队首站探访了政和县一家竹制品行业。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从碳化竹条的分选配色到成品包装的精细流程,感受到了高科技在竹制品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自动化打磨抛光、智能热压胶合等先进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卓越。面对部分复杂工艺仍需人工操作的现状,实践队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路径,为竹产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公司技术顾问与实践队指导老师探讨生产技术
在实地学习中,实践队员们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从师傅们的丰富经验中汲取了宝贵的养分。他们细致观察机器工作原理,积极探讨工序优化与材料节约的方案,为未来的学习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也深刻意识到,技术创新是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企业当前面临的自动化程度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及机械化设备安全隐患等问题,实践队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助力政和县竹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环保能源的绿色革命
7月15日,实践队伍继续深入探索,探访了一家致力于环保能源研发的领军企业。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摒弃传统燃煤锅炉,研发并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热能源解决方案。竹制品的碳化工艺,不仅有效杀灭了竹材中的虫卵、蛋白质等有机物,还显著提升了竹制品的稳定性、防潮性、防腐性和硬度,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还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碳化过程中需要用到该新能源技术,该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竹制品企业的绿色发展,更为食品、化工、包装及工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绿色科技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全竹生活家居的魅力
随后,实践队伍转战另一家竹制品企业,这里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更是企业家精神的展示窗口。公司董事长以自身奋斗史为例,向实践队员们传递了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在生产车间内,各式各样的精美竹制品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通过先进机器雕刻出的浮雕图案,更是展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与无限创意。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设计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精美的浮雕的半成品
智能化生产的未来展望
7月16日,实践队伍探访了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之一的全竹生活家居定制企业。该企业以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为引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空间解决方案。尽管在追求高效与品质的过程中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但实践队与企业人员通过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队员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