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时代暖流,培育文明新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籽下乡,为爱而行”实践团前往珙县杉木树社区和白皎社区的“童伴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拓展课程,积极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在给孩子们讲解志愿知识)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和奉献意识,7月15日上午,“西籽下乡,为爱而行”实践团分别在杉木树社区和白皎社区开展了“志愿服务分享”主题课,团队成员通过剖析“志”“愿”两个字的组成,介绍了志愿服务的含义、特点及类型,通过分享志愿者事迹和观看志愿者视频,孩子们了解了志愿者的精神: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团队成员通过分享自身的志愿小故事,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未来成为志愿者的强烈意愿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浓厚兴趣。
(图为小朋友分享志愿服务事例)
此次志愿服务分享课堂得到了孩子们的高度认可和喜爱。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不断激励着他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相信孩子们定能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志愿服务新篇章。
为了深化课堂所学,将志愿服务的精神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7月15日下午,实践团队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体验活动,引领孩子们亲身感受劳动之美,实践之乐。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跟随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农耕体验区。这里,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排排整齐的蔬菜畦,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瞬间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耕世界。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部分所承载的智慧与汗水。随后,他们耐心地示范了如何使用农具进行耕作,从翻土、播种到浇水、除草,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卷起袖子,跃跃欲试。他们有的拿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翻土,有的则兴奋地撒下种子,还有的认真地为新苗浇水。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孩子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快乐的笑容。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导孩子耕地)
通过这次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农耕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以及每一粒粮食背后的珍贵与价值。这种亲身体验让志愿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珍惜资源、感恩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劳动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导孩子们松土)
“西籽下乡,为爱而行”实践团,作为这股正能量中的一股清流,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致力于为人民福祉奉献青春与智慧。团队成员弘扬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感召并引领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加入志愿服务的大军,用心、用情、用力地投入到每一项服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