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搜索
网站首页
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报告
三下乡总结
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韵染芳华,凤舞鹞鸣”——领航南通振兴非遗路
时间:2024-08-14 阅读:
“韵染芳华,凤舞鹞鸣”——领航南通振兴非遗路
为延续南通传统文化根脉,深入了解并传承南通优秀非遗文化,2024年8月10日,南通理工学院“匠心筑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在南通市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展了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从板鹞风筝非遗文化和蓝印花布非遗文化两个方向出发,体现了南通非遗文化的多样性。项目组在实践中探索南通非遗瑰宝,通过模仿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讲述非遗背后的动人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体验南通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讯员:陆子静)
项目组特邀请了板鹞风筝非遗传承人姚春华向成员们分享他宝贵的成长经验,让成员们近距离体验和传承板鹞风筝的非遗文化。走进姚春华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板鹞风筝和精心雕琢的哨口,他向成员们介绍着,靠近大门的是他1986年的作品,雕、扎、书、画等多重工序精妙地融为一体,“沉睡”其旁的,竟还有一副历经百年岁月的作品,这里就仿若风筝艺术的殿堂。
在工作室中,姚春华亲自展示了板鹞风筝的制作,并让成员们也动手进行“扎制”这道工序。在指导过程中,姚春华面对成员们的请教,感叹道:“我这一生,都行走在做风筝的路上。”
然后姚春华开启了制作“风筝”最灵魂的一步——做哨口,从选材到定位,他边打磨边跟成员们介绍,古时候在纸鸢上加入了竹笛等物件,风吹声响,如同“筝”音,故其制作的纸鸢被人们称为“风筝”。此时,能发出声音的被称为“风筝”,不能发出声音的则仍叫“纸鸢”。待制作结束,成员们还纷纷沉浸在此次文化之旅中,驻足作品前欣赏。
跟姚春华做了告别,项目组接着来到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与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纺织品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展厅,它们分别展示了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古旧精品、工艺流程、外向开拓以及创新与发展。
在参观途中,成员们穿梭于染杠和布料之间,感受着蓝与白交织间的不朽传奇。为了让公众更加亲近非遗,博物馆还设置了染色体验区,成员们一个个排队体验,在实践中收获对蓝印花布这一非遗文化的认识。南通,这座江海之城,自古便是蓝印花布艺术的摇篮,从古老的织机到现代工艺的创新展示,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而成员们就漫步于那段流淌着蓝白艺术之魂的悠久历史长河中。
至此,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消失的风险。而本项目旨在增强成员们的使命感,让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并齐声呼吁新时代的青年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作者:
陆子静
来源:
南通理工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不知百里行程累,只觉溪源生态好”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24年7月30日,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
三下乡活动 08-14
山东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网售汉服第一镇安蔡楼镇
随着汉服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火爆,菏泽曹县也因其汉服产业再次“出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为
三下乡活动 08-14
学子基层来实践,双方合作共学习
2024年7月4日早,拜什艾日克镇卫生院召开塔里木大学医学院医师健康行志愿服务队欢迎仪式。服务队学
三下乡活动 08-14
医患同行,医护共助,医师健康行正当时
2024年7月3日下午,医师健康行志愿服务队在拜什艾日克镇卫生院住院部随医生对入住病人进行日常关怀
三下乡活动 08-14
重返革命圣地,传承红色精神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领悟红色文化,深入社会课堂。武汉学院青马班实践团深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踏
三下乡活动 08-14
杰出女性人物,引领人生启航
为了培养孩子们尊重女性的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社会观念,展现杰出女性的榜样魅力,为当
三下乡活动 08-14
根植传统文化 共话戏曲传承 ——武纺外经贸学子“三下乡”开展传统戏曲美育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演变中诞生出戏曲这一歌曲艺术,在滚滚历史长江之中,唯有戏曲如诗如画,宛
三下乡活动 08-14
三下乡|多语启蒙,播撒希望
学习小语种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是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窗口。通过学习小语种,可以更好地理
三下乡活动 08-14
回顶部
三下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