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为深化就业认知,赋能乡村振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奇”点星“瑞”广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深入总装、焊装车间开展实地调研,将就业实践与服务乡村紧密结合,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在焊装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完成焊接工序。技术人员向实践团展示智能焊接设备的操作流程,“这些设备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求技术人员掌握编程与数据分析能力。”面对同学们关于岗位技能需求的提问,相关人员强调,“现在企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团成员感叹道:“原来制造业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模样,智能化转型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装车间内,一辆辆重型卡车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零部件检测到整车下线,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技术与匠心。在与一线工人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企业推行的“技能等级晋升制度”,普通技工可通过培训与考核成长为技术骨干。“只要肯学肯干,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一位老师傅的分享,让同学们对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图为7月5日,机械奇点星瑞广陵队参观集瑞联合重工总装车间。徐芸 供图)
实践团成员还结合“三下乡”使命,与企业探讨校企合作助力乡村就业的可行性。团队提出,希望企业能够为乡村青年提供实习岗位与技能培训,将优质就业资源向乡村延伸。企业方对此表示认可,并计划与实践团所在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开展“乡村人才定向培养”项目。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就业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更是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践团团长江玮晨表示。接下来,实践团将结合参观收获,在乡村进行制造业就业趋势宣传,帮助乡村青年了解行业动态,提升就业能力。
(图为7月5日,机械奇点星瑞广陵队在联合重卡前合影。徐芸 供图)
此次走进集瑞联合重工,既让大学生在企业一线找准就业方向,又架起了企业与乡村之间的人才桥梁,以实践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通讯员:陈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