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从“传统村落”到“农耕文化”—东北农业大学“知行”志愿服务团实践纪实

    时间:2025-08-06     阅读: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知行”志愿服务团
  2025年7月,东北农业大学"知行"志愿服务团以助力青少年成长为目标,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冷云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主题宣讲活动。期间,服务团成员聚焦主责主业,在系统开展农耕文化、赫哲族文化及校史校情专题宣讲的同时,组织参观冷云烈士纪念馆,深入学习红色革命传统;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校情学情,针对性开展课堂学业辅导。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成效显著,切实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
 
宣讲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在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与校领导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校史校风、学生学情等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校领导就相关问题作了详尽解答,并对团队实践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
 
与校领导们探讨志愿服务事宜
  桦川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本次志愿服务的重点实施区域——冷云小学,为纪念桦川县抗日英烈冷云同志而命名。冷云同志从桦川投身革命,牺牲时年仅23岁,这片黑土地培育了她的革命意志。烈士纪念馆系统记载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馆内陈列的雕塑与文献资料,生动展现了这段永载史册的奋斗历程。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桦川县的红色基因持续传承,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志愿服务团成员参观冷云烈士纪念馆
  随后,实践团分别于实践期间开展了两个主题的宣讲会,在以“传统村落”为主题的宣讲会上,团队成员不仅向学生们展示了赫哲族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入阐释了他们如何凭借超凡的智慧,生动诠释了赫哲族“靠水吃水”这一充满地域特色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精髓。
 
成员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宣讲
  农耕文化专场则创新融合了桦川本地农耕史与红色记忆。团队成员结合“从荒原到沃土”的垦殖历程,不仅讲解了水稻、大豆的种植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更将红色历史嵌入其中:“同学们知道吗?咱们桦川的良田,最早是革命年代军民携手开垦的。冷云烈士那代人用热血守护的土地,后来成了咱们祖辈挥汗耕耘的沃土。这种“农耕+红色”的讲解方式,让孩子们既懂了土地的耕耘史,也明了精神的传承脉。
 
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烈士的血铸成了共和国的光辉,而和平年代的挑战亦未消失。对此,桦川县无疑交出了他们能给出的最好的答卷。七十年前,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从这里诞生,七十年后,“星火大米”,“桦川大米”后,土地流转合作社与农业技术创新孕育着现代化农庄。九十年前,先辈背影前仆后继,九十年后,教室朗朗读书声声声不息。三江平原沃野与松花江浩荡下,“血与火”的革命记忆和“稻与歌”的振兴篇章,便是桦川县最好的代名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