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历史沿革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前身名为嘉定县封浜中学。创办于1959年,学校历经了创建、分并、迁址、发展、振兴、重建等历史阶段。凭借五十多载几代封中人的风雨传承勤奋耕耘、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及上乘的教育质量,谱写了学校腾飞的绚丽篇章,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为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学校在“美而有术、书而得法、创新与传承并举”的思想引领下,努力创建美术书法教育特色,发挥美育功效,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上师大美术实验基地,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封浜杯”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教师书画展,证明了我校在美术书法教育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中拥有的实力。2012年1月,为了贯彻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又撤一建二,形成杨柳初级中学、封浜高级中学两所学校。高中部于2012年2月搬迁至位于大虹桥经济开发区的金耀路255号,新校区占地面积3246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8210.9平方米,配备高标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即为现今的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教师人文素养培育规划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纲要”等,在区委、区府、区教育局的关怀下发展势头良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学校现状分析
学校地处嘉定区江桥镇大虹桥经济开发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目前,学校现有在编教师45人,其中高级教师16名,中学二级教师22名,区、镇、校三级骨干教师9人,党员教师14人。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吸收引进优秀青年,进一步扩大、优化教师队伍,形成了教师全程发展、全体发展、和谐发展的校本培养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紧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放大。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教师间、师生间关系融洽,受到社会各方的肯定与好评。
我校以“非遗”传承为主线,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美术书法与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在学校多年的书法美术教育实践基础上,借助已建成使用的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书画、影像于一体的全区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展厅这一教育资源优势。探索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内容教育价值的研究,力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与书法美术教育的有机交融和整合,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多元性、互动性、多样性和互补性。学校尤其重视美术生的培养,依托上师大美术学院、上海市教育研究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封浜杯书画展等美术书法特色建设体系,从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集多方合力取得了累累硕果。不仅学生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在市、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而且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为美术特长生被高校录取,例如学校美术生高考近三年录取率分别为2011年为72%,2012年为56%,2013年63%,在家长中、社会上也取得了极佳的口碑。
此外,学校通过“学校非遗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完善我校美术、书法、体育、音乐、历史、德育教育领域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探索出“学校非遗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效结合,提升学校人文教育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