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档案馆
时间:2023-06-22 关注:
档案,是时光的日记本,更是历史的凭证。市档案馆新馆南楼9800平方米的空间,将打造成为一个面向公众,互动开放的“城市记忆空间”:查阅档案、观看展览、读档学史、聆听讲座、文化社交……人们可以畅游在时代的记忆里,探究岁月的秘密、回味往事的余响。
2021年6月9日,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投入试运行,面向公众开放。新馆位于浦东新区白杨路636号(临),总用地面积5.76公顷(约86亩),建筑总用地面积4.06公顷(约60亩)。总建筑面积131652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106045平方米。新馆东为白杨路、北至龙通路(在建中)、南至前程路(在建中)、西至连汇路。
作为规模最大的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储存保管着460余万卷(件)珍贵档案。这座以“史册智库”为设计理念的新馆建筑,按功能分区建设17层库房大楼(北楼)、4层业务技术用房(东楼)和5层公共服务区域(南楼),构成“C”型环绕式布局。建筑主体上建筑面积74369平方米,地下30061平方米,辅助功能用房5层,建筑面积1651平方米。建筑密度29%,绿地率35.1%。
我馆积极整合、挖掘档案资源,推出“从档案中发现上海”系列学生活动,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观看视频纪录片、校外课程等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上海发展史,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依托档案专业知识,我馆开设“教你如何制作成长档案”专题活动,传授个人档案整理制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感恩意识。目前,上海市档案馆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成人志愿者两部分组成。我馆志愿者岗位主要有:接待咨询、档案利用引导、展览讲解等岗位,相关工作主要由利用服务部(社会教育部)负责。报名者在通过笔试和面试后,将分别从岗位规范、讲解业务以及敬业精神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所有志愿者均需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确保志愿者队伍管理的规范,让参与者从职业体验中有所收获。
在互联网设备方面,我馆设立了官方网站“上海档案信息网”、官方微信“档案春秋”,外滩馆大堂服务台、社会教育部设有连接外网的电脑,设有专职人员,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信息记录,学习指导、馆校合作管理等保障工作。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