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怀远投身乡村振兴 科技支农薪火兴
2023年7月8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新星振兴实践团队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开展了“乡村振兴”我笃行,科技支农薪火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近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农村活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汇出一幅又一幅振奋人心的美丽画卷。实践团队走进中国优质石榴基地,与负责人探讨石榴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走进富硒石榴园,探寻石榴发展路7月8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中国优质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进入园区,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石榴的相关知识。
怀远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江淮平原的北部。石榴是怀远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石榴的生长。该实践团队在调研过程中观察到这里的石榴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石榴,这里有一种名叫白花玉石籽的石榴。白花玉石籽石榴的果实呈圆形或略扁圆形,果皮呈白色或淡黄色,其果皮果肉和籽粒都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基地经理介绍,白花玉石籽石榴的果肉鲜嫩多汁,口感柔软而爽口。它的果肉质地细腻,汁液丰富,味道酸甜适中。怀远的白花玉石籽石榴凭借其独特性和一定的地域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经过基地经理的介绍,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怀远石榴的悠久历史。怀远石榴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据传,怀远的石榴种植始于明代,当时怀远的石榴就以果实饱满、颜色鲜艳、味道甜美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怀远石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怀远县的石榴种植业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怀远的石榴种植规模扩大,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怀远石榴的品质和口碑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知名的地方特产。此外,基地经理向实践团队讲述了关于怀远石榴的传闻,据称早年一家种植户家门口有颗石榴树,这棵树经过雷击后的第二年焕发新生,长出来白色的花,这就是后来的白花玉石籽石榴,被称为“天赐的石榴”。该基地主要负责人都是安徽本地人,在他乡做着其他行业的工作,功成名就后不忘回馈家乡,大力支持乡村企业的发展,凝聚着在皖籍企业家“情系江淮,回报乡”的感恩情怀。
图为园区负责人为实践团队解说石榴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石榴产业发展问题在听完园区负责人的讲解之后,实践团队与带队老师以及园区负责人总结了石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怀远石榴有诸多优势存在,但由于其规模小、优质石榴果品比例偏低等原因,使得怀远石榴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减少,“怀远石榴”品牌正受到严峻挑战。
1、规模小
目前,怀远县石榴栽植面积仅1666.67hm2,年均产量也只有2万t,由于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2、优质品种比例偏低
在怀远,优质石榴品种资源很多,像玉石籽、玛瑙籽等,但栽植比例不到20%,即全县不超过28万株,年产量不超过400万kg,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且玉石籽等传统名贵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退化现象。
3、投入不足
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研发、中试、推广、应用等许多环节,在这些环节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政府投入力度的大小。但怀远石榴产业发展至今,政府并不是每年都拨有一定专款,即使偶尔随项目拨二部分资金,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近几年来,石榴产业发展过程中选列了一些新课题,如“石榴优质品种提纯与复壮”、“石榴品资源库建设”等都急需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
4、没有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品分级标准
果品没有建立统一的分级标准,大小统货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一些外地石榴纷纷冒充怀远石榴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和本地的市场上销售,严重影响了怀远石榴的声誉。因此,加强市场管理势在必行。
图为园区内石榴照片
为怀远石榴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参观完石榴园后,实践团队回到了中国优质石榴基地门口,总结问题,为怀远县石榴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在苹果、梨等大宗水果过剩的情况下,怀远石榴作为地方名、特、优、新的小杂果品种,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可以作为县农业产业化的一个亮点来扶持,使其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
在谋划怀远石榴产业发展上,一是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加快繁育优质石榴苗木,优化怀远石榴品种结构,巩固”怀远石榴”品质第一的地位;二是全面推广石榴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主攻绿色果品生产,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三是积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节水灌溉、高接换优等丰产栽培技术,全面提高怀远石榴的产量和品质;四是整合深加工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加工工艺,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五是扶持和培育新技术应用协会、产品营销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六是以石榴城建设和深加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进一步做强”怀远石榴”品牌。
图为实践团队在中国优质石榴基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