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服务边境建设、助力边境地区发展, 7月17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学子组成的“麻栗坡石榴红”实践团作为全国50支团队之一,辗转2700多公里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麻栗坡石榴红“边疆行者”开班仪式
一次祭奠,追忆老山战役无畏精神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老山战役发生于今麻栗坡县天保镇驻地,对于“中越战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7月18日,实践团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参加祭奠仪式,并代表天津外国语大学向烈士敬献花篮。随后成员参观老山战役纪念馆并与三十六师师直通信连战友团交流,细致了解了老山战役的战争背景、战争环境,战争精神以及军民故事。麻栗坡老山英雄儿女以“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无畏精神取得了战争胜利,并将其代代延续,成就了今日麻栗坡繁荣进取的景象。
实践队参观老山战役纪念馆偶遇参战老兵
一场调研,达成青春合聚维护民族团结的共识
麻栗坡县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县。全县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等民族。民族团结问题正是麻栗坡县政府工作的重点所在。7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麻栗坡县中心双拥广场,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调研,现场采访附近居民群众对于少数民族团结问题的看法。“嬢嬢,咱们最近的‘花脸节’都可以按时举办吧?”“叔叔,小娃上大学能不能按时收到补贴?”通过寻访,团队成员了解到麻栗坡县社区村寨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人民生活作出的努力,亲眼见到了麻栗坡县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美好图景,对于少数民族同胞就业求学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家一起生活,就要一起好好生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麻栗坡县各民族团结相处的主旨所在。
实践队在采访苗绣妇女
一次巡逻,激发戍边卫国的赤子之心
董占边境检查站位于246国道,麻栗坡县与西畴县的交界处,担负着查验进出麻栗坡边境管理区人员车辆物品、打击走私偷渡、“三非”人员治理、缉枪治暴等任务。7月19日,团队成员来到董占边境检查站,跟随副站长陈鹏警官体验戍边移民管理警察工作日常。通过参观文化长廊,观看执法规范化建设汇报片,体验常见警械以及亲历执勤现场等一系列活动,实践团成员直观地了解到移民管理警察积极向上、忠诚履职的精神风貌,更是厚植了“戍边卫国、投身边境”的家国情
移民警察为实践队讲解边检工作
一次支教,“推普”“禁毒”呵护小小幼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推动树立边境儿童禁毒防毒意识,7月20日,实践团队联合麻栗坡新华书店开展“推普”“禁毒”微课堂。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自主备课选题,向现场孩童趣味教学普通话“变调”以及“禁毒”“防毒”相关基础知识。 “两个三声一起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读成二声!”“我知道了,原来奶茶粉也可能是毒品伪装的!”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交流着彼此的收获。
“推普”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禁毒”课堂上小朋友分辨毒品
一支歌曲,唱响同心同德的美好愿景
南油村拥有多项壮族非遗项目,是音乐与舞蹈的共鸣之所。7月21日,实践团来到麻栗坡县南油村,跟随非遗绣娘马关平嬢嬢学习制作植物染料花米饭、缝制壮绣等手艺。每逢壮族传统节日前后,村民就会到山上挖取花饭草、迷蒙草等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用热水蒸煮,提取出黄、紫、蓝几种色素并互相调配,从而凑齐五色花米饭。花米饭蒸熟后,马嬢嬢带领大家体验壮绣技术。“穿上线,一伸、一拔,就绣好了。”最后,实践队向马嬢嬢学习状语歌曲《欢迎你到南油来》,大家用歌声展现壮族居民与汉族居民和睦相处的图景。“ti gu di bi nong ,huan ying men ma nan you(远方的客人,欢迎到南油来)”作为最后一位非遗壮绣传承人,马嬢嬢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到南油村,继承她的壮绣手艺。“如果没有人继承,我就会一直绣,一直绣到我绣不动为止。”
实践队在跟随马嬢嬢学习壮族刺绣
一场陪伴, 架起山区儿童的情感桥梁
实践团聚焦山村留守儿童,于7月22日来到麻栗坡县盘龙村开展慰问交流活动。成员跟随村委会老师以及关爱组织成员“童伴妈妈”走访多家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其心理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并赠送礼物。下午,团队成员于盘龙小学内开展“笔尖同绘祖国河山”活动,她们与村内儿童共同绘制中国地图,并且介绍省级行政区基本知识,“甘肃像一个勺子,湖北像人的侧脸。”孩子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每一个省份都描绘地更加多姿多彩。随着地图逐渐完整,实践团成员带领着孩子们将“台湾”涂上色彩,“祖国一定会统一”。孩子们懵懂地和老师一起念出这句话,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实践队与孩子们共绘中国地图
“走访边疆、维护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员跨越2700多公里来到麻栗坡县进行实践活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累计走访六个红色军政、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实践地点,服务范围达到百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了解边境,了解麻栗坡县,了解这里的民族,了解这里的百姓。”团队领队李秋同学表示。未来,团队成员将在实践中寻真知、出真知、用真知,将建设祖国的热情投入到助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事业当中,凝聚青春智慧,展现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