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温州鞋革业:数字化引领下的“中国鞋都”全球影响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4-12-30     阅读:
摘要:温州,作为中国著名的鞋业生产基地,长期以来被誉为“中国鞋都”。随着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受行业自身发展局限和全球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温州市鞋革产业发展从上升期进入瓶颈期。尤其是是近年来受到反倾销及材料、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鞋革行业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压缩,温州鞋革行业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开展数字化的改造是温州市鞋业发展提升改造的有效途径,也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数字化背景下,温州鞋革业如何从“中国鞋都”迈向“世界鞋都”,调查当下温州鞋企的数字化改造成果,并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改造  鞋业市场变革  智能制造

一、研究背景
(一)温州鞋革业概况
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以民营经济发达而闻名的城市。温州鞋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温州市民营企业开始发展,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迅速兴起了各种小规模的生产型企业。在1980年代中期,温州的鞋业开始逐步成型。一开始是一些小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以传统的鞋款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企业的不断扩大,温州逐渐形成了以鞋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这个集群涵盖了鞋材、鞋底、鞋面等各类配件的生产和销售。
温州鞋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推动。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鞋业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温州鞋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他们不仅注重产品的质量和设计,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了鞋品的舒适度和耐用性。后来,温州鞋业通过建立品牌和改善营销策略,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许多鞋企通过广告宣传、市场推广等手段,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温州的“鞋都”地位还得益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
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链的完善也是温州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温州地方政府对鞋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建立了多个鞋业市场和展览中心。此外,温州市的产业配套设施也为鞋业的生产和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温州鞋业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鞋业的蓬勃发展为温州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2001年,温州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鞋都”称号,自那以来温州人为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 “中国鞋都”这一名号,更是记录了一代温州人“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创业历程,也见证着温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涅槃崛起的新希望,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由“中国鞋都”转向“世界鞋都”的跨越式发展,是温州鞋都的新使命,为了完成这一跨越,由传统产业向“新智造”蝶变,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必不可少的。
(二)数字化背景下的全球鞋业市场
1.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个性化和定制化:数字化技术使消费者能够享受更高水平的个性化和定制服务。通过在线平台,品牌能够提供定制鞋款服务,消费者可以选择鞋子的颜色、材料、款式甚至尺寸,以符合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喜好。
电商的崛起:在线购物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鞋子,这要求品牌在数字渠道上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包括直观的界面、便捷的支付方式和快速的配送服务。
社交媒体和影响者: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重要渠道。网红的推荐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显著影响,品牌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变得越来越重要。
2. 技术进步
大数据分析:品牌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理解市场趋势、预测消费者需求并优化库存管理。数据驱动的决策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和机器学习技术用于预测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以及优化供应链。例如,AI可以帮助设计师预测流行趋势,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优化产品推荐系统。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AR技术允许消费者在购买前虚拟试穿鞋子,提升了购物的互动性和便利性。
3. 供应链和生产技术的变革
数字化供应链:数字技术帮助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实时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使品牌能够监控产品从生产到配送的每个环节,减少了库存积压和运输延误。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使得鞋业生产更加灵活和个性化,连接了虚拟设计与现实生产,品牌可以快速生产样品,并按需制造产品,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
4.国内外的市场竞争现状
全球化与本地化:数字化改革使得鞋业品牌能够进入全球市场,并在全球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但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本地化调整,这要求品牌在设计、营销和分销上具备灵活性,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竞争。
创新和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牌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数字技术的改革不仅能够帮助品牌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还推动了设计和功能的创新。
三、温州鞋革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从最初温州鞋革业一群工人在车间里日夜敲打的刻板印象,到现在,各大鞋革企业车间里林立的机械臂、从设计到制造的数字化流水线,这之间的根本性变化令人惊叹。现在,鞋革产业全领域数字化改造正将温州鞋革业制造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向全产业链推进。
近年,随着“中国鞋都”构筑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温州鞋辐射全国并行销全球162个国家,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科技、设计、环保”,三个关键词,已成为温州整个鞋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众多鞋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一)温州鞋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果
1.奥康集团:奥康集团成立于1988年8月8日,全称中国奥康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永嘉奥林鞋厂的它,总部如今依旧位于浙江温州 。奥康集团是集资本营运、品牌营运、产业营运为一体,产业横跨鞋业、金融、生物制药、地产等板块的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
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奥康的创始产业和核心业务,致力于提供更舒适的男士皮鞋。公司拥有多个自有品牌,如奥康和康龙,并与国际品牌如万利威德、斯凯奇和宜动体育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奥康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之一,领先于皮鞋品牌的制造、运营和零售领域。
奥康不断对男鞋产品进行系统性创新,将“舒适性”作为品牌目标。成立34年来,奥康专注男士皮鞋领域研发,于2008年组建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覆盖全国超2000家终端门店,累计采集超300万双脚型数据,深度分析中国人脚型特征,使皮鞋更贴合中国人脚型。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取得166项专利,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5项和行业标准7项。
奥康将创新理念贯穿于生产制造、工厂建设等各个领域,多年来致力于企业“智能生产”,并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走进奥康“智能工厂”生产车间,智造化成果随处可见:机械手将皮料包楦定型,裁断车间的自动裁断切割机自动完成扫描、排版、切割等任务。
奥康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在研发、生产和物流等领域的资源投入,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推动高端智能制造的发展。公司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设备、工艺和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升了研发效率、生产效能和管理水平,以智能制造促进高质量成长,并提供舒适的高品质产品。奥康的“智能工厂”全面数字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链条,通过利用终端消费大数据来精准指导生产,并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实现了从“超级工厂”到“超级智造”的转变。
2.康奈集团:康奈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皮鞋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了高端皮鞋制造的标准。公司总部位于温州的康奈工业园,这里被誉为“中国鞋都”。康奈拥有世界级的制鞋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年产销中高档及高档皮鞋总量达1000万双,员工人数超过20000人。公司营销战略核心包括数字化转型、全渠道整合和沉浸式消费场景。康奈通过数字化全域营销提升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和顾客触达,同时增强了私域流量的运营。公司还通过数字化研发战略建立了一个包含200多万个脚型数据的大型数据库,实现了客户需求与研发前沿的精准对接。数字化定制使得制鞋行业的规模化定制成为可能,此外,康奈的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研发、技术、计划、采购和制造环节的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
在采访中,康奈员工提到,“用创新科技为人类提供极致舒适的体验”是企业的使命,“打造全球第一舒适鞋履品牌公司”是康奈的战略目标。康奈将始终秉持“国民舒适好鞋”的理念,不断创新,努力为顾客提供极致舒适的产品和服务。康奈倡导科技必然服务于生活我们非常注重科技对鞋子穿着体验的提升。从过去到现在,康奈勇于尝试和创新,一直在汲取创新科技来延伸产品和工艺。为此,康奈集团与英国SATRA联合建立鞋类舒适度科研实验室,用高科技的设备来检测材料与产品的各项性能,并通过专业人员的试穿体验进行评估,从而确保康奈鞋履的舒适品质。
3.巨一集团:始创于1988年,1995年组建集团,现已发展为集鞋类、酒店等于一体的无区域企业。目前集团在温州、江西、福建、缅甸和孟加拉建有鞋业基地,员工5800多名,拥有先进制鞋流水线30条,年产皮鞋1800万双。产品远销德、法、美等十多个国家。巨一集团年工业总产值超18亿人民币,出口额超1.5亿美元。“巨一”是温州少数引进机械化最早、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鞋企之一,拿下多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公司投入1亿多元率先引进全自动制鞋流水线(全自动针车、全自动中后帮机、全自动切割机、全自动包装机、全自动纸盒成型机、电脑激光机)、机械手和3D开版打印等,是浙江省“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的典型企业,多次承办鹿城区、温州市和浙江省“机器换人”现场会。巨一集团主持的激光应用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主导起草了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拥有近40项国家专利。
    在新发展格局下,温州与全球市场紧密融合,展现出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出海”战略。例如,哈杉鞋业在尼日利亚开设了皮鞋厂;康奈集团主导成立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中国制鞋及轻工行业首批“走出去”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之一;瓯海南龙制革厂等五家温州鞋企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投资建设了“中亚鞋都”——鹏盛工业园,总投资超过4500万美元,占地550多亩,其中制革和陶瓷产业已开始投产。此外,巨一集团的智慧工厂实现了从数字建模到3D打印鞋样品仅需7天;中胤时尚专注于“快时尚”设计,已注册1.4万余项版权和发明专利;飞丹鞋业则从环保材料入手,致力于改变制鞋污染的传统形象。
四、总结
温州鞋革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温州鞋革业的数字化水平预计将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一座城因一双鞋而兴起,温州鞋阔步闯世界》,《温州日报》2023年6月25日
[2]《“鞋都”巨轮 航向世界》,《温州日报》2021年9月12日
[3]叶浩寄,周晟;《温州:中国鞋都二十年漫漫发展路》,《北京皮革》2022年5月8日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 李中奇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