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北电力大学绿色西宁生态调研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青海省西宁市周边村庄,开展了一场以“推动绿色发展唱响生态之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农村能源使用状况,为当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团队由经济管理系的李津歌担任负责人,成员包括聂万庆、张玉恒、张师毓等同学。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当地气温上升、降水不均,给农业生产和能源管理带来挑战。不过,西宁市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在此大背景下,团队深入农村,期望挖掘农村能源使用的实际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农村能源利用向绿色高效转型。
实践伊始,团队便做了周全的准备。他们紧扣研究目标,精心编制调查问卷,内容细致涵盖家庭能源使用的各类信息。为保证问卷质量,团队开展小规模试调研,根据反馈优化问卷,还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差异,准备了少数民族语言版本。同时,团队配备了录音笔、相机等专业设备,准备了小礼品以表感谢,对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涵盖问卷填写、数据收集技巧以及与不同人群交流的要点,还制定了完备的安全预案。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兵分多路深入村庄。他们与尚什加村、红河限村等多地的村委会书记展开深度访谈,了解到不同村庄在能源使用上的差异。尚什加村村民烹饪多以天然气为主,而红河限村则主要依赖电力;在取暖方面,两个村子都存在煤炭和天然气并用的情况,但使用比例有所不同。此外,团队还了解到各村节能项目的推进情况,像尚什加村的煤改电、天然气普及和光伏路灯项目进展顺利,红河限村的煤改电效果显著,但天然气普及还需加大宣传力度。
为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团队深入新千集市、多巴四村等多个地点,综合运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能源使用习惯、节能意识及行为。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广泛收集数据,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贴合实际的节能建议。
不仅如此,团队还积极开展节能知识科普活动。有奖问答环节,用丰富有趣的节能知识题目吸引居民参与,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节能知识;线下动员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讲解点,为居民答疑解惑,动员他们参与节能行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与社区、村委会合作,发放节能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节能文化氛围。
此次实践活动成果颇丰。团队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对农村能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成员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增强了沟通能力。通过与村民的密切互动,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团队还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搭建了线上交流平台,以便持续关注和支持当地能源转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