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西安交通大学乡韵新篇先锋队奔赴陕西省宝鸡市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抗战时期中国工业西迁的历史,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里工业发展对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走进历史深处:申新纱厂与工业西迁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设施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和控制,民族工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为了保存工业基础,国家号召沿海工厂向西部迁移,开启了著名的“工业西迁”运动。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亦称申新纱厂旧址,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申新纱厂从上海迁至宝鸡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备安装并恢复生产,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顽强拼搏精神,也体现了工业自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见证工业力量:纺织生产区与工人生活区
在纺织生产区,尽管大部分设备已停止运转,但往昔的生产场景依然清晰可辨。从老旧的纺织机到染色车间,每一处都展现出当年工厂的繁忙与活力。讲解员介绍,战时工厂采取分散式车间布局和夜间轮班制,以应对物资紧张和敌军空袭威胁,确保生产持续进行。走进工人生活区,简陋的工棚、拥挤的简易宿舍和公共食堂,真实再现了工人们在物资紧缺、生活艰难条件下的坚守与付出。团队成员们被深深触动,对工人们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也更加明白工业发展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勤与汗水。
铭记国际友谊:路易·艾黎的中国情缘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还深入了解了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感人事迹。他不仅在抗战时期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创办了培黎学校,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他的“手脑并用”教育理念至今仍熠熠生辉。他的故事让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国际友谊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作用,也启发大家思考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进步与发展。
结语
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不仅是一座沉默的历史见证,更是一部记录中国工业自强历程的活教材。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工业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所起的作用,也对如何在现代产业转移中借鉴工业西迁经验,实现产业高效、可持续转移,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呼吁:抗战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亟待关注,这些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其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队员们表示,要在新时代中继承和发扬工业西迁时期的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找到中国工业的未来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