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背景下,作为乡村“五振兴”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振兴被摆在了愈发重要的位置。为深入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总结马庄村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3月14日上午9时,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文化兴村调研团队赴往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和潘安湖湿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参观村史馆、观摩香包制作、走访村民等形式,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马庄村的兴村史与具体实践做法,为推动马庄村文化振兴的经验推广奠定了基础。
调研团队首先步入马庄村史馆,映入眼帘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生动展现了马庄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全国文明村”的华丽蜕变。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深体悟到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对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香包大院,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香包琳琅满目。成员们被精美的香包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马庄香包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马庄村大力发展香包产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调研期间,团队还前往潘安湖拜访了国家级非遗香包传承人王秀英。香包工作室成员向团队详细介绍了香包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成员们认真观摩,积极提问,对非遗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王秀英老人动情地说道:“香包不仅仅是一个手工艺品,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此次调研活动深入马庄村,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访谈,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马庄村以文化振兴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村史馆的历史脉络到香包产业的创新实践,马庄村的蜕变印证了“文化铸魂”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未来,调研团队将持续聚焦马庄村文化振兴模式,进一步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学术研究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作者:张颖 张诗怡
摄影:王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