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子豪)2025年6月27日,盛夏的阳光挥洒,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情牵盛夏,暖护童真"实践团队满怀热忱,开启了前往洛阳市“多来咪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实践助教之旅。这里的孩子们大多听力功能低下,正处于康复阶段。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旨在发挥成员特长,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孩子们感知音律之美,学习基础乐理知识,同时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爱。
上午11时,实践团队成员准时在河南科技大学文一教学楼下集合。团队指导老师和负责人细致地宣读了活动纪律和注意事项,为此次实践筑牢安全防线。随后,队员们有序前往特教中心。
图为“情牵盛夏,暖护童真”实践团队于集合地点合照 王子豪供图
抵达后,12名队员分成两组,在特教中心老师的引导下,分别走进大班和小班教室,开启了这场充满温情的助教实践。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亲切见面。一句句温暖的自我介绍,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和主动伸出的小手,让现场洋溢着欢快的氛围。有的孩子兴奋地与队员击掌,明亮的眼神中满是期待,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每一位队员的心。
图为特殊教育中心孩子们击掌欢迎团队成员周梦婷同学 刘冉冉供图
接着,陈子硕、曹沛源两位队员分别负责大班和小班的教学。他们巧妙地将手势与声音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讲解基础音阶知识。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音乐,两位同学分别吹奏竹笛和萨克斯,将抽象的音符化作灵动的旋律。孩子们专注地观察着老师的手势,聆听着悦耳的乐声,在互动学习中很快掌握了音阶知识。曹沛源同学还通过趣味问答巩固教学成果,孩子们积极举手,争相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图为团队成员曹沛源同学带领孩子们学习竹笛的音阶知识 夏婉豫供图
(应校方要求已对孩子们面部进行特殊处理)
图为团队成员陈子硕同学带领孩子们学习萨克斯音阶知识 刘冉冉供图
在学习完基础的音阶和乐理知识之后,曹沛源同学在小班带领孩子们逐句学习儿歌《小星星》,夏婉豫、马昭阳等队员耐心地帮助理解较慢的孩子逐句学唱。当竹笛伴奏响起,孩子们合唱这首乐曲清脆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与此同时,周梦婷、于金宝等五位同学在大班教唱《两只老虎》、《虫儿飞》等歌曲。在陈子硕同学萨克斯的伴奏下,孩子们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放声歌唱,沉浸在音乐学习的欢乐世界中。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学习儿歌《虫儿飞》 刘冉冉供图
时间在团队成员倾情的教学和演奏以及孩子们积极的配合下飞快流逝,转眼便到了和孩子们告别的时间。团队成员和孩子们挥手话别,孩子们紧紧地与队员们拥抱不愿与队员们分开,队员们与孩子们相约第二天再见,这份温暖的约定为此日的实践活动画上了温馨的句点。
图为孩子们与团队成员拥抱话别 刘冉冉供图
(应校方要求已对孩子们面部进行特殊处理)
此次音乐助教活动,不仅是团队成员发挥特长的课堂,更是深入基层学校、助力特殊儿童的社会实践。队员陶思彤感慨道:“这些孩子比想象中更加可爱、好学,他们渴望交流、乐于学习,和他们相处的时光特别美好。”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特殊儿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同样渴望知识、渴望关爱。这也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并创新帮扶方式,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发挥特长,用青春的力量陪伴他们成长,为这些特殊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作者:“情牵盛夏,暖护童真”实践团队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