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参观芜湖市烈士陵园,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5-07-19     阅读:
       为了促进红色教育的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进力量。2025年7月25日,淮北师范大学“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志愿者来到芜湖市烈士陵园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并宣传芜湖市的红色革命历史,缅怀革命英烈,感悟红色文化。
        跟随路标的指引,志愿者经过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芜湖烈士陵园。志愿者依次参观了中心广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
与先烈同行,迈青春步伐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诲育千秋!”,在慰烈工程碑记上刻有这两句话。尽管经过历史长河的流逝,但是革命烈士依旧存活在人们的心中,革命精神依旧代代相传。在中心广场两旁的墙壁上各写着8个大字——缅怀先烈,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16个字随着志愿者前进的脚步,步步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中。
 
 
 
图为志愿者浏览慰烈工程碑记。石秀琴 供图
 
 
瞻仰纪念碑,深感爱国情
         纪念碑陵墓凭吊区在209级台阶之上,每走过一级台阶就仿佛与革命先烈更近一步。纪念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碑身正面镌刻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了更好的诠释。碑的细致设计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先烈们永恒的悼念,对他们崇高的敬仰。纪念碑后的碑记记录了自五四运动起到1994年此纪念碑的发展历程。瞻仰着这高耸的纪念碑,志愿者不禁肃然起敬,向这些英雄致以衷心的感谢,是这样的英雄,他们贡献的一切只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只为中国人民能够重新站立起来,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自己的生命换来如今的和平与幸福。
 
图为志愿者面向纪念碑敬礼。石秀琴 供图
 
漫步纪念馆,回顾革命史
         走进纪念馆室内,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共划分了五个展厅,其中,序言厅,是整个纪念馆展示资料的缩影和开篇语。第一展厅展示自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到中国成立前后,肖楚女、恽代英、王稼祥、王步文等一大批我党早期的活动家,以及安徽临委、芜湖特支在芜湖地区带领芜湖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携手打造美好家园。第二展厅主要展展示1937年12月以后日军侵入芜湖期间,芜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史实。第三展厅主要展示渡江战役前后芜湖地下党组织,坚守皖南的党的武装力量在长江两岸的活动情况。第四展厅主要展示芜湖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生政权的领导下,剿匪肃反、土地改革、恢复生产过程中为捍卫新生政权壮烈牺牲的烈士事迹。革命先烈们经历无数的战争,即便战争是如此的残酷,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燃尽生命坚持到最后一刻。是他们的坚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解放了芜湖,使芜湖有了今日的成就。
 
图为志愿者观看主席寄语。石秀琴 供图
        每一届主席对革命历史的深刻总结都标志着祖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勇前进,书写历史的华丽篇章。
 
图为芜湖市革命烈士英名录。石秀琴 供图
          纪念馆内有237块陈展图片,114件革命实物(遗物),集中展示了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后,牺牲在芜湖和牺牲在外地的芜湖籍5432位烈士中最主要的76位烈士的英雄事迹。每位英烈的名字被永远地镌刻英名墙之上,他们虽然长眠于此,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永垂不朽。
 
          经过此次“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活动,志愿者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志愿者应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应砥砺前行,不畏困难,应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石秀琴
作者:石秀琴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