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寻脉西柏坡 | 九旬韩花珍:红色家训励青春,赤焰初心代代传

时间:2025-07-27     阅读:
  巍巍太行,柏坡岭下,革命的热土孕育着不朽的精神。2025年7月13日,承德医学院“寻脉冀中,赤火长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村,叩响了91岁老党员韩花珍老人的家门。这里,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更是一个流淌着红色血脉、传承着信仰力量的精神家园。
  
  小院课堂:历史悠扬,余音绕梁
  
  韩奶奶的家,朴素而整洁。院中花草向阳,屋内陈设简单却透着岁月的沉淀。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家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2012年那个珍贵的瞬间——时任国家领导人亲切慰问的合影,正无声诉说着这个家庭与党和国家深厚的情缘。一面鲜艳的旗帜静静悬挂,守护着这份沉甸甸的荣光。
  
  历久弥新:挣脱枷锁,沐浴新光
  
  精神矍铄的韩奶奶坐在沙发上,慈祥的目光中蕴含着穿越时光的智慧。她向围坐的队员们缓缓讲述过往:3岁被卖作童养媳,她的童年充斥着艰涩困苦的底色,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给了她挣脱封建束缚、追求新生的勇气。这份改变命运的恩情,让她毕生铭记,也奠定了她对引领她走向光明的力量的深厚情感。她的人生转折,本身就是旧社会崩塌、新中国曙光初现的生动缩影。
  
  矢志不渝:奋斗底色,共富情怀
  
  当被问及如何在那段动荡的时代变迁中改善生活时,韩奶奶的讲述充满了实干家的朴素智慧。她没有过多渲染个人艰辛,而是强调自己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抓住机遇、自力更生的信念。她提及早年白手起家的不易,卖茶水,入不敷出的前要经历,以及如何带动家人,从经营小生意开始,逐步发展起旅游相关产业。更令她欣慰的是,自家的探索为乡亲们蹚出了路子。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村里众多农户加入旅游服务行列,大家抱团取暖,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看着村里日子越过越红火,比自己家富了还高兴。”韩奶奶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共同富裕的真挚情怀,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最接地气的西柏坡注解。
  
  赤焰传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韩奶奶最珍视的身份,是红色精神的“播种人”和“守护者”。坐在熟悉的小院里,她无数次向来访的年轻人,包括实践队员们,深情讲述西柏坡的光辉历史——党中央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以及这片土地所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她的讲述,不是简单的复述历史,而是融入了个体生命的深切感悟,传递着对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红色基因的深刻理解与坚守。
  
  这份红色的传承,早已融入韩家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家训:2021年,她的重孙胸戴红花,光荣参军入伍。老人无比自豪,谆谆教导:“保家卫国是光荣,要永远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军队!”她的外孙闫二鹏,深受熏陶,扎根西柏坡。他用心经营家族产业,更致力于将其打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通过扩建招待所、开发红色文化培训课程、讲述西柏坡故事等方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历史、感悟精神。他说:“姥姥的教导就是我们的根,把这里的红色故事讲好、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临别寄语:寻脉冀中,赤火长明
  
  聆听韩奶奶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故事,实践队员们只觉自己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余下的便是无穷的对党和国家的敬佩与自豪。在采访结束前,韩花珍奶奶紧握着队员们的手,语重心长,字字千钧:
  
  “孩子们,你们生在好时代,更要懂得感恩!是无数人的奋斗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日子。红色江山来之不易,革命的传统、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你们年轻人,要接好这个班,把这份精神传下去、发扬好!不论将来做什么,心里要装着国家,装着人民,踏踏实实学好本事,用你们的肩膀扛起时代的责任!”
  
  这声声嘱托,如洪钟大吕,大扣大鸣,深深回荡在每一位队员的心坎上。它超越了简单的故事分享,成为一堂直抵灵魂的思政大课。队员们在这堂课上深切体会到:“感恩”是成长的基石: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滋养和先辈的付出。“传承”是青春的使命:红色基因是宝贵财富,守护与传播责无旁贷。“责任”是奋进的动力:必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价值。
  
  采访结束时,实践队员们簇拥在韩奶奶身旁,在她承载着历史与温情的屋子里,留下了一张意义深远的合影。照片中,老人慈祥而坚定,队员们青春而专注。背景是记录着家庭红色足迹的墙面。这一刻,无声胜有声,象征着精神的接力棒在两代人手中传递。这薪火相传的赤焰,必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让红色血脉永续流淌!
作者:刘欣洁 杨子珊 高天泽     来源:承德医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