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学院“筑梦青春,乡音重振”实践团开展暑期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关键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则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推进。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逐梦青春,乡音重振”实践团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多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开展了多项活动,用实际行动唱响乡村振兴曲。
乡音重振·体验农耕生活
在2023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7月17日,“筑梦青春,乡音重振”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颜单镇乔舍一组进行务农,协助当地粮仓工作人员运送小麦。粮仓负责人表示,“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我们的粮食活动中,这是一个好兆头。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这些粮食怎么种植的,市场上多少钱一斤,只有亲身参与进来才能学习到这其中的知识。”队员们在听完负责人的一席话后,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乡音重振·慰问乡间老人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尤其是农村老龄化程度相较于城市更加严峻.积极探索乡镇老年人养老机制,改善乡镇老年人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为向社会养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7月18日,筑梦青春,乡音重振”暑期实践团来到了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近湖街道敬老院探望老人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见到实践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都很开心。随后队员们为老人们打扫食堂、整理房间,每一位队员都在为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协助护工为老人们切西瓜、分牛奶、洗桃子,几位当地的队员和老人用流利的方言交流,慰问这些老人们平日的生活。“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子女常年在外地,而他们大都也没有老伴,这里已经成了许多老人的家。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帮助他们过好日常生活,你们的到来让他们的生活添了抹色彩。”在与队员的交谈中,敬老院院长如是说。
乡音重振·学习电力文化
电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电力服务质量开展持续优化至关重要。优化电力服务质量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维护乡村环境、提高乡村经济、增强乡村用电安全性,更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7月19日,“筑梦青春,乡音重振”暑期实践团兵分两路,队员们分别前往了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盐都分公司大纵湖业务所和盐城建湖秀夫110kv变电站。地方供电所技术人员向队员展示国网江苏公司的资产集中化共享平台,集成了输电线、现场杆塔以及其他工程中的实际设备,并教学队员们使用该系统进行系统数据的维护与更新,通过现场电力工人反馈的数据来修改系统中的电缆、杆塔各类属性与实际情况相匹配,使得该系统有更好的工程实际应用。在参观秀夫变电站时,负责人王工程师表示,“再往前十几年,我们当时根本不敢想象现在这么先进的变电设施,当时我们师兄弟之间开玩笑说,我们永远不会被机器替代,我就不信这个手闸不需要人工来操作,但是现在都实现了。”队员们听完都感慨乡村电网发展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