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培养“强国复兴有我”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少年明志、青年笃行、壮年成才,7月13日上午,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路桥飞渡∙冰城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哈尔滨热电学校,围绕“实践、梦想、家国情怀”三个主题,面向六十余位初四学生开展宣讲活动,该校副校长张立强、教师王岩出席活动。
图1哈尔滨热电学校领导老师与实践队合影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队员邢远赫首先介绍了长安大学校史和公路学院院史,以青藏公路、港珠澳大桥、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国家级重点工程为切入点,与在座学生一同追忆老一辈交通人的专注严谨与奉献付出。学生们感动于胡长顺教授身许公路,敬佩于苏权科教授统建大桥,赞叹于长大人心怀交通。有奖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回答,整个会议厅洋溢着青春热情的气息。
图2队员邢远赫与学生追忆老一辈交通人的专注与付出
图3在座学生认真听取宣讲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身处新时代,无论是宣讲面向的中学生,还是组织宣讲的实践队员,都应树立鸿鹄之志,并笃行坚持。姜淇竣与学生互动探讨了“梦想”话题。“什么是梦想?”有位同学举手说:“梦想是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另一位同学补充:“梦想一开始决定时会比较忐忑,但实现之后会很激动”。“那如何实现梦想呢?”“认真学习”“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学生们的回答声此起彼伏,心中的梦想各异,但大家都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勇敢尝试,积极进取。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姜淇竣用此作为结束语,勉励新一代学子们坚定自己的信念,肯定内心的答案,以努力与坚持为舵,抵达梦想的彼岸。
图4队员姜淇竣与学生互动探讨“梦想”话题
图5学生踊跃发言参与讨论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担当。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实践队员陈初阳满怀热情地朗诵了这首《露营之歌》。在诗歌之后,是在那段寒冷黑暗的日子中,东北抗联英雄李兆麟将军和战友们浴血奋战、打击日寇的真实战斗生活写照。李兆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代表,他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的革命精神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同学们身处红色圣地哈尔滨,结合实践队员的介绍与宣讲,深受李兆麟事迹和精神的感染,表示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珍惜美好生活,争做时代新人。
图6队员陈初阳讲述东北抗联英雄李兆麟将军抗战故事
夜空中始终会有最亮的一颗星。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齐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同学们也加入一起歌唱,在会议厅里歌声仿佛就是无数个梦想慢慢升向天空的云梯,表达实践队的师生对同学们的衷心祝愿。
图7实践队员与学生们一同唱响《夜空中最亮的星》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哈尔滨热电学校副校长张立强对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宣讲与分享表示感谢,寄语同学们要树立梦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融个人之梦想于国家之梦想,培养家国情怀,做有温度,有血肉的时代青年。
图8哈尔滨热电学校副校长张立强总结发言
“用青春坚强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风险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通过本次宣讲,实践队员们自身更加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纷纷表示要担起时代的重任,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国家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黄培硕、陈初阳
供图:李墨臻、李芮峰、展伟梁
审核:郭洋